精神困境的突围摘要:导演李安认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的是如何面对自己的故事,这是对人的精神困境在极限境遇中的探究,同时在这个故事中还放置了现实与宗教关系的探究与思考。关键词:《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精神困境宗教少年 pi 的故事是一个探讨精神困境和宗教信仰的故事。导演李安在关于《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的采访中保持着他一贯的冷静和儒雅,微笑总是这么迷人而平和。但我知道,他的内心是极不平静的,一个喜爱阅读的导演总是能在故事的平凡之中看见不平凡,在微弱之中看见花火,在阅尽春色之后看见秋的坚韧和寒热。这是一个少年劫后重生的现代寓言,这个寓言和现实生存困境无关,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会有机会和一只老虎在一艘漂流的船上共度 227 个日夜。这是一个关乎精神困境的寓言。李安说这是一个面对自己内心的故事,我们在纷繁错落的枝枝节节之中如何安置自己,如何向自己敞快乐灵。我们的灵魂该如何存在,这跟 227 天的漂流有关,也似乎无关。在 pi 所遭遇的困境里,现实与宗教的争论一直击打着 pi 的神经。关于宗教的讨论对笔者构成一个极大的诱惑,因为笔者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但在伊犁多民族聚集地生活会遇见很多有宗教信仰的人们,他们虔诚的信仰之姿常常影响到我,笔者甚至还与回族邻居专门探讨过关于宗教信仰的问题。下面笔者从精神困境及宗教两方面入手,展开对《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影片及原著的分析讨论。一何为精神困境,哲学家雅斯贝尔斯首先对何为“处境”做了一个说明,他说“处境”就是“一种现实,不仅是自然规律的,而且尤其是具有意义的现实,它不是就心理而言,也不是就生理而言,而是同时就身心两方面而言的具体现实,它对我的实存意味着或者有利和或者有害,或者是机会或者是限制,那么这种现实就叫做处境”。雅斯贝尔斯进一步对“处境”和“精神困境”的关系做了明确的说明:“处境有内外两个方面,既包括外在的环境,也包括人所处在的某种特别的精神状态,这就是人心理上的某种情调。这种情调在人身上每时每刻都有,仿佛是某种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外在东西,人永远也摆脱不了某一情调的纠缠。”[1]换言之,人的精神上的处境就是所谓的精神困境。哲学家萨特对精神困境做过更加形象的说明:精神困境就如悬崖,我们走在悬崖边,并不苦恼,害怕掉下悬崖才是我们真正的苦恼。假如用“死亡”作为精神困境的象征物,那么死亡本身并不令人苦恼,真正令人苦恼的是如何避开死亡。在海上的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