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怀若谷创新路上善若水健康行执牛耳者居安思危华西医科大学,是最早被列入国家“211 工程”的四所综合性重点医科大学之一,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综合性大学,亦是中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数个发端之一。而詹显全便是在这所历史渊源的大学里度过了十年宝贵的青春年华,也为他的医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学期间,除了对医学的热衷,詹显全对肿瘤学更是一直兴趣浓厚。因为他深知,肿瘤对人类造成很大的威胁,假如能用自己的知识帮助更多的人解除痛苦,将是意义非凡的。为了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詹显全选择到湖南医科大学肿瘤讨论所从事博士后讨论,并且在导师陈主初教授的指导下,率先在国内开展蛋白质组学相关讨论,参加发起和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部级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卫生部肿瘤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出站后,他又到美国田纳西大学和克利夫兰临床中心工作 11 年之久,曾任美国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医学院副教授。这期间,他不仅在学术上学到了扎实的知识,对蛋白质组和蛋白质组学在概念和技术上也有了更全新深化的理解。2001—2024 年间,詹显全一直在美国从事垂体瘤、视网膜病、胶质瘤、慢性堵塞性肺疾病等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疾病相关标志物和硝基化蛋白质的检测和讨论,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其讨论成果被刊载于国际蛋白质组学领域的权威刊物上。其讨论技术和方法被收录在国际重要专著和书籍中,被国际同行广泛学习和采纳。在从事酪氨酸硝基化蛋白质组学讨论的过程中,他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蛋白质酪氨酸硝基化修饰的 SCI 论文,在国际硝基化蛋白质组学讨论中处于领先地位。2024 年,詹显全在内心的牵引下全职回国,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讨论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等职。并积极致力于肿瘤蛋白质组学与系统生物学、预测预防个体化治疗(PPPM)靶标鉴定及精准分子医学(PM)讨论。通过深化讨论非功能垂体腺瘤蛋白质组的异质性及其分子网络变异,詹显全取得了众多可喜的成绩,并因此在 2024 年受国内著名的北京神经外科讨论所的邀请,联合申报国家“863”项目,讨论非功能垂体腺瘤的蛋白质分子网络及其临床应用并获成功,使其垂体瘤讨论进入国家级讨论水平。通过讨论非功能垂体腺瘤的蛋白质组变异和分子网络的变异,詹显全发现了 4 个重要的信号通路网络的改变(线粒体失功能、氧化應激、细胞周期失调、MAPK 信号系统异常),对非功能垂体腺瘤的分子机制有了深化的认识,这对发现可靠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了科学数据。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