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原理记忆的种类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记忆分成多种类别。类别的划分不仅有利于记忆问题的讨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记忆讨论的趋势、热点和新成果。一、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词语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1.形象记忆2.词语记忆词语记忆是个体对主要以词语为表达方式的知识的记忆,例如概念、定理、公式等。可见,这种记忆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最常见的一种记忆。由于词语本身的抽象性、概括性等特征,使得个体通过词语能够了解事物的意义,因此,也有人称词语记忆为语义记忆。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词语记忆显然起着主导作用。它是我们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主动并有意识地解决现实中问题的主要手段。3.情绪记忆4.动作记忆动作记忆是以个体过去经历过的身体运动状态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一个人从小学会游泳,长大后多年不游,也能较快地恢复,这是过去习得的运动技能得以保持的结果。动作一旦掌握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会保持相当长的时间,这是动作记忆显著的特征之一。二、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将记忆分为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1.陈述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是对陈述性知识的记忆,是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的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加。我们学习的各种知识、日常掌握的各种常识多属这类记忆。2.程序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是对程序性知识的记忆,是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主要包括认知技能与策略、运动技能等内容。这种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而且在提取、使用时常不需要意识的参加。例如,我们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翻看书籍、教练示范等掌握动作要求而获得陈述性记忆,而后经过不断练习,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学会游泳。这时的记忆就是程序性记忆。三、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根据记忆过程中意识参加程度的不同,可以将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1.外显记忆外显记忆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相关经验,用以完成当前面临的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这种记忆是个体有意识回忆的,因此又被称为意识控制的记忆。2.内隐记忆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所从事的任务产生的无意识影响称为内隐记忆。由于这种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发生的,是个体无法意识到的,因此又被称为自动的无意识记忆。讨论表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在认知加工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首先,内隐记忆受学习者认知加工深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