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疲劳不仅使运动员的成绩大幅下降,长时间难以恢复,还会降低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既使短时间内取得一定运动成绩,也是昙花一现。 1 过度疲劳的原因和机理 1.1 产生原因 1.1.1 训练时没有遵守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过多地采纳与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不相适应的运动量。 1.1.2 训练安排不科学系统,有竞赛任务就搞突击训练,运动量猛增。 1.1.3 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时无明显节奏;训练周期不系统,缺乏必要的休整。 1.1.4 在训练安排上,对运动员各自不同的训练水平、训练程度、身体机能以及年龄、性别等特点考虑不周全。 1.1.5 训练中没有根据气温、气压等自然因素的变化而适宜地调整训练量。 1.1.6 没有充分的赛前准备就参加竞赛或竞赛过多、赛程过紧,竞赛期间缺乏足够的休息恢复。 1.1.7 伤病后体质较弱,尚未完全康复便过早投入训练或牵强参加竞赛。 1.1.8 学习和训练节奏遭到破坏,训练后得不到充分的调整休息。 1.1.9 营养补充不足,体能储备不够,影响体力恢复。 1.1.10 缺乏医务监督,对在训练中机体表现出的一些特别信号未能引起重视。 1.2 身体机理过度疲劳是由于运动量与身体的机能能力不相适应。运动负荷超过了身体可以承受的范——围,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协调,神经体液调节紊乱,出现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迷走神经相对抑制,结果导致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下降甚至病理性功能紊乱。 2 过度疲劳的症状 2.1 在过度疲劳产生早期,运动员常表现出不想参加训练,有厌烦情绪;身体软弱无力,精神萎靡不振,面色苍白,睡眠不佳,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记忆力减弱,运动能力下降少数人会有心情烦燥,容易激动,假如进一步进展能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运动时易疲乏多汗;体重持续下降,同时还可能出现各器官系统功能失调。 2.2 在循环系统方面,常出现胸闷、心慌、心前区不适,宁静时脉搏增快,负荷后急剧上升,恢复时间延长;宁静时血压不太稳定,比平常有所升高。 2.3 呼吸系统一般表现为呼吸加快并且表浅,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下降,运动后氧债增加,最大吸氧量降低。 2.4 在消化、泌尿系统方面,有时表现出胃肠功能紊乱,伴有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运动时肝区痛苦,肝脏肿大,尿液检查有蛋白、红细胞。 2.5 全身过度疲劳还常有关节、软骨、韧带、肌肉等局部的劳损。女运动员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