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学生教育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从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改善教育环境、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卫生、降低教学难度、改善师生关系等方面对学生产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关键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意义 教育措施健康是人的一项基本需求和权利,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健康的含义已经从过去“”的单纯从生物医学的角度出发,认为 没有病就是健康 的片面理解进展到今日的全面认识。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宪章中对健康的定义是: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落,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 。这就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新健康观。所以,一个完全健康的人,不仅有健壮的身体、高超的智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协作精神,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养。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随着社会的进展,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心理健康是社会适应的基本条件。健康的定义强调了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学生目前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如何把学生培育成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随时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减少心理机能紊乱,以充沛的精力从事各项活动,这显得很重要,必须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2.心理健康对学生生理健康有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有密切关系。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大量讨论发现,在许多疾病的发生、进展和演变过程中心理因素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长期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必定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3.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学业的成败。美国一位教育家通过发现,学生学业的成功,只有20%是由于他们的素养,80%靠良好的心理素养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学生正处于受教育的时期,心理健康是他们有成的保证。二、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心理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交通的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有人认为心理障碍是心理异常和心理疾病的表征和症候,但还有没有达到心理异常或心理疾病的程度。在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疾病主要有智力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意识障碍、人格障碍。心理不健康的进一步恶化,就会导致心理疾病。在学生中主要表现为心身疾病、神经官能症、精神病等。学生由于心理不健康而导致这些心理障碍和疾病时,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对于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不良后果。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