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戏曲舞台摄影什么是摄影艺术?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摄影材料、摄影语言,通过艺术家的主观审美理想,运用艺术的概括能力,通过个别的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现实的本质的制造能力。戏曲舞台摄影是摄影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将舞台艺术与摄影艺术完美结合,成为了一门崭新学科。摄影艺术要表达的戏曲舞台对象,也并不全是美的对象,因为人类并不只是单纯对美“动感情”,而是包括那些深恶痛绝的事物。比如一则给人启迪的寓言,从形象到内容不一定完美,但它寓情于理,不觉让人产生顿悟之感。同样,人们在欣赏作品过程中,欣赏者的思想感情同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相通或基本一致,产生感应沟通,引起一种强烈的情绪激动,由此产生情感的共鸣。一方面是创作主体表现情感;另一方面是鉴赏主体体验情感和生发的情感。鉴赏者生发的情感也只是对这种情感的一种反映形式。所以,鉴赏主体的情感,归根结底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体验画面表现的情感和潜藏的情感;二是触境生情,生发的情感。在戏曲舞台摄影艺术鉴赏时,鉴赏主体所体验的情感与生发的情感,往往与创作主体表现的情感和鉴赏客体(作品)呈现的情感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这种“不一致”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摄影艺术创作主体的态度和鉴赏主体的态度存在差异:鉴赏主体在体验作品的情感时,不可避开地受到自己生活经验、审美经验、文化修养、审美能力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情感、审美理想和艺术情趣对画面情感进行“再制造”。对摄影创作的追求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这样人们才更有可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情绪高涨而表现出来的制造能力,是人们的情绪与感情的最敏感之点,往往受客观的舞台拍摄对象的影响,所以往往表现出一种似无意识、非自觉、不稳定、不清楚、倏忽无常与转瞬即逝的形态。这也就是摄影家对舞台环境的敏感观照。在舞台摄影艺术创作过程中,主体情感的表现有两种形态:纪实形态和象征形态。摄影本身的纪实属性决定了纪实形态是摄影艺术主体情感表现的主要形式。创作主体或“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将创作的主观情感潜藏在客观写实的艺术形象之中。摄影家在表现戏曲舞台艺术的存在时,要熟悉舞台上表演者的“动态”和“结构”以及舞台布景的设置。戏曲舞台的艺术结构,讲究对比,包括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对比;演员与音乐的配合以及人物与舞台的结构对比等。摄影师在拍摄剧照之前应多看演出,以便对舞台各个部位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