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展的必定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定要求,而且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要求。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需要权力本身就具有腐蚀力,再加上改革开放和进展市场经济的新环境,共产党人的荣辱观从来没有像今日这样受到严重的挑战。实践证明,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进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由于市场经济以利益为导向,在利益调控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容易诱发"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由于市场经济以竞争为手段,在市场规则不健全的情况下,容易引发不正当竞争,催生个人主义思想;由于市场经济实行等价交换原则,这个原则容易侵蚀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来,使一些人认为党内同志关系、党群关系、上下级关系,也是等价交换关系,奉行"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对荣辱观的冲击是巨大的。对外开放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有利于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方法以及其他有益的知识文化。但对外开放也有风险,资本主义腐朽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也会乘虚而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迅速进展,外来文化的渗透是无孔不入的。由于力量的强势性、手段的现代性、方式的隐蔽性以及渠道的多样性,这种挑战将是长期的。应当看到,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经受住考验,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员干部的主流是好的。但确有极少数党员干部经受不住考验,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走上邪路。有的理想信念动摇,不信马列信鬼神;有的看到别人先富起来,心理很不平衡,远工农,"傍大款";有的经不住美色的诱惑,搞权色交易,栽了跟头;有的不能仔细约束配偶、子女和身边的各种人员,甚至还利用职权批条子、打招呼,纵容、包庇他们。每个领导干部犯错误的具体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荣辱不分,道德沦丧,却是共同的。他们把艰苦奋斗当作"过时",把奢侈浪费当作"时尚",把诚实守信看作是傻瓜,说什么"反腐倡廉,大家赔钱","不吃不喝,经济滑坡",主张"经济要上,纪律要让"。他们把权力看成是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认为"不捞白不捞"、"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中国有句古训:"物必自腐而后虫生"。道德是人生的一道重要防线,假如党员领导干部是非不明,美丑不分,自律意识淡薄,自制能力丧失,就会无法拒绝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