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追寻“非遗科学之美

追寻“非遗科学之美_第1页
1/2
追寻“非遗科学之美_第2页
2/2
追寻“非遗科学之美从漆树到摩托车中国传承至今的漆器修饰技艺约有 14 种,分为三个大类,雕漆属于其中一类。雕漆在历史上出现较晚,源自约公元 700 年的隋唐时期。雕漆是最耗费原料的技法,需要在器物表面髹涂,达到一定厚度后才能够进行浮雕创作。要达到 1 毫米的厚度,需要在器物表面反復髹涂 16~20 道。明清时代,在自然条件下一天只能刷一道漆,工艺耗时良久,因此当时雕漆为皇家专用,制作器物大到龙椅、小到食盒。雕漆在工艺上比较复杂,分上手雕刻和锦纹雕刻,前者指主体图案雕刻,后者指背景图案雕刻。雕漆工序包括设计、制漆、制胎、髹漆、上手雕刻、锦纹雕刻、抛磨顺活等,一件完整的作品要花费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胎体材质方面,历史上曾采纳木、竹、金属,现在胎体材质更加多样化。随着时代的进展,雕漆工艺更加与时俱进。比如说古代的茶壶雕漆是全包形式,现在就可以改成更符合人们生活习惯的半包或者包边形式。再比如雕漆的摩托车和家具雕漆,称得上传统工艺的创新模式。前者从形式美上做了全新的结合,后者做工比传统家具更为细致,也更为环保健康。“非遗”背后的科学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漆”是化学合成的,而“非遗”中雕漆使用的漆来自漆树上割出的生漆。《说文解字》中,“漆”字的半边是木割两刀流下的水。生漆从树上流出时是米黄色,接触空气后迅速氧化变黑,“漆黑一片”的说法也出自此现象。生漆的干燥条件很奇特,它不能在自然条件下干燥,必须在闷热、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阴干,业内称这种环境为阴房。生漆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漆酚、漆酶、漆多糖。漆的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漆酚的含量。过去的匠人在推断漆的质量高低时,用一个金属小薄片,把生漆装进金属薄片称重,再用火烧金属薄片把生漆烤干,最后称留在薄片上的重量,留在薄片上的物质就称为漆酚。在一定范围内,漆酚含量越高、漆的质量越好,但不能超过最高限制。当生漆中的漆酚过高时,可以用桐油来调制,让漆酚含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漆酚含量适度的生漆才能够正常使用。(“油漆”这个词在中国周朝就已经有了,指的就是桐油和大漆。)生漆与空气接触后,发生化学反应表面呈赭色,干涸后变成褐黑色,非常坚固,并具有耐酸、耐热、耐磨和绝缘性,还具有防腐蚀、防渗透、防潮和防霉等性能。漆液因其自然黏性,最初可能被作为黏合剂使用。而经过提炼加工,生漆可以配制出半透明漆、黑漆、透明漆和油光漆等,被人们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制成日常器具和工艺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追寻“非遗科学之美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