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培育核心素养路径探究【摘要】本文将从当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概况出发,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道德与法治一、当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概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属于重要的德育课程,从该科目核心素养来看,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点与一个中心。其中,基本点包括学生的法制观念、生活健康与道德品质,中心指的是让学生变成有责任的中国人民。由此不难看出,老师应基于学生的生活,将品质进展的促进当作目的,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二、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一)整合优化资源为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充分整合并优化道德与法治课程各方面的资源。由于教学任务和使命在于促进学生综合进展,因此在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把握整体,将新课标当作指导,把核心素养当成统领,整合各种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将关注点放在学生进展上。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让课程内涵得到充实与丰富,实现单向到综合、单一到丰富的转变,将道德与法治具有的育人价值有效展现出来,从而让培育核心素养这一目标最终实现。与此同时,老师不能把道德與法治教学局限在教材、学科以及课堂中,还应充分扩展到课外,利用好课外的教学资源,把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出来,让学生视野进一步扩大,能够敢于打开自己的心扉、放飞自己的思维,从而使学生得到启发、综合素养得以提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二)融入生活实践一直以来,学生作业大多是教材中的作业,久而久之便和生活的具体实际严重脱离,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弱,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积极性,还阻碍着学生身体、心灵健康进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也是如此。根据新课标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正确思想加入到生活主题里,重视课内外的充分融合[1]。由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相对特别,自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使得学生实践体验变得尤为重要。为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老师应积极做好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相互融合,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更加深刻,体会道德对于社会起到的法律规范性作用,逐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让道德与法治教育朝着行为化的方向进展。(三)找准培育方向老师为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需要找准道德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