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石油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题 欢迎参加考试,相信你能成功!请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2、 做卷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签字笔、圆珠笔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写在试题卷外无效。题号一313233总分得分卷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1. 1956 年宝鸡市各界群众为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游行,队伍中不可能出现的标语是A.“社会主义好” B.“公私合营好”C.“人民公社万岁” D.“走合作化道路” 2.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右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货款 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3. 50 年代中后期,中共中央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即希望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较少的成本来取得较多的成果。但实际执行中往往只注意了其中的 ①“多” ②“快” ③“好” ④“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下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5.《北京晚报》1958 年创刊,后来一度停刊,1980 年复刊,下列各组口号与上述“创刊”、“复刊”时间相符的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和平统一”B.“反贪污、反浪费” “改革开放”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拨乱反正”D.“向雷锋同志学习” “实现四个现代化”6.我国的“二五计划”对计划完成时(1962 年)的粮食、棉花、钢铁产量提出了预定目标。然而,从 1955 年夏到 1956 年夏,这些目标历经三次修改。 修改方案提出时间粮食产量(亿斤)棉花产量(万担)钢铁产量(万吨)1955 年夏4 6004 3001 1001956 年初6 4007 0001 5001956 年夏5 0004 8001 050~1 从这张表中,可以看出①三个方案都反映出我国政府快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愿望 ②三个方案都是可行的 ③第二个方案有冒进的倾向 ④第三个方案过于保守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7、下列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1954 年,李建国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