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内容填空复习题1.《草原》的作者是 ,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文章描绘了 和 ,表达了 。本文按 的顺序,描绘了 、 、 、 这几幅画面。2. “蒙汉情深何任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意思是 这句话作为全篇的 ,点明了 。 3.《白杨》一文按照 顺序,表面上写 ,实际上是要写 ,作者借白杨树的 的品质,来比喻边疆建设者的 的精神,这是 的写法。爸爸的神情一直在变化:出神-- -- — — 。4.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 。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 。几棵小树指 。爸爸微笑是因为 。5.读了这三首古诗词,我发现他们在内容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写古代儿童 的生活。不同的是 代 的《牧童》描绘了 图, 代 的《舟过安仁》描绘的 的场景,而 代 的《清平乐·村居》则营造了一个 画面。《清平乐·村居》中词牌名是 ,题目是 。6.《冬阳·童年·骆驼队》是 的自传小说《 》的序言,作者围绕骆驼队,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了童年这样几个画面: 、 、 、 ,这四件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 之情。7.《祖父的园子》选自 的《 》。8.《童年的发现》的作者是 作家 ,本文按照 的写法,记叙了自己在童年时发现了 的规律,表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 。9.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 (例子: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结果怕遭到教会的处罚而不公布真相,布鲁诺坚持了日心说,结果被教会处死;哈唯发现血液循环,结果被烧死。)10.《杨氏之子》选自 朝 的《 》,本文中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两点:一是 。二是杨氏之子 。11.《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是按 写的。本课的主要人物是 国的 和 国的 ,楚王仗着自己 ,想乘机 晏子,显显楚国的 。于是三次侮辱晏子,分别是 、 、 ,结果晏子用他的聪明才智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本文写出了晏子的 和他高超的 艺术。 12.《再见了,亲人》节选自作家 的《 》,课文描写了1958 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 的动人情景,表现了 真挚情谊,赞扬了 的伟大友谊。这篇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在表达上的共同点是:首先都是用 开头,然后把 ,写得情真意切,最后以 结尾。13.《桥》一文中向我们再现了 这一光辉形象,他以自己的 和 、 、 的精神保护了村民。课文以“桥”为题目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