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由概述1.1路由基本概述什么是路由和路由表?每个网络号或者主机地址就是一条路由,由许许多多的不同网段号和主机地址构成的表就是路由表。可以通过命令displayiprouting-table来进行查看。其中网络号:192.168.1.0/24,主机地址192.168.1.1/32为什么需要路由表?1.同一个网段的用户的数据互访,可以通过ARP直接进行目的端的MAC地址请求,从而分装发送数据。2.如果是不同网段的用户的数据互访,例如N访问M,由于在N发送的数据中没有写明到达目的地M的路线,就需要中间的路由设备(路由器、三层交换机、防火墙等)进行中转接力,最终到达目的地M。3.这就要求中转的路由设备能够由到达目的地的M和届时返回N的路由,这样中转设备才知道应该将数据发送给哪一个下一跳设备。因此设备需要有到达全网的不同网络号的路由,并形成本地的路由表存储下来直到数据的路由转发。拓展:在IP的扩展头部中,有一种SourceRoute(源路由)功能,管理员能够在IP头部加上若干个中转站地址,这样数据就可以按照管理员的意愿在网络中进行发送。路由信息介绍设备是如何使用路由表的?假设现在有一个流量从14.0.0.1发往11.0.0.1的ping流量从GE0/2接口被R2收到,那么R2应该如何使用路由表来进行数据处理?R2从GE0/2收到的报文封装如下DMAC=1.1.1.1对应MACSMAC=1.1.1.2对应MACSIP=14.0.0.1DIP=11.0.0.1icmp数据R2发现目的MAC是本设备的GE0/2端口,就拆开二层数据帧,R2要面对的是如下的报文SIP=14.0.0.1DIP=11.0.0.1icmp数据R2发现DIP是11.0.0.1,不是发送给本设备的,因此就要转发出去,此时就根据DIP查询路由表,发现下一跳是2.2.2.2,出接口是GE0/0。此时就完成了一次传说中的三层处理,并将TTL减1。由于出接口是以太网,因此就要进行以太网的封装。此时SMAC为设备在该广播域的GE0/0的MAC地址(已知),目的MAC地址为下一跳2.2.2.2的MAC地址(未知),于是R2就要发送ARP报文,请求2.2.2.2对应的MAC。R1会回复后,报文封装如下DMAC=2.2.2.2对应MACSMAC=2.2.2.1对应MACSIP=14.0.0.1DIP=11.0.0.1icmp数据封装完毕后即可发送出去。1.2路由条目的生成直连路由:设备自动生成(初始技能)静态路由:管理员手动配置(氪金后GM给你加上的技能)动态路由:设备通过路由协议学习到的路由(向其他玩家学习到的技能)1.因为要在以太网上发送,所以要遵守以太网的规则,进行二层帧的封装,因此需要查找相应的ARP表项,如果没有缓存,则发送ARP广播。2.直连网段路由的下一跳就是本机的该网段的接口IP地址3.直连用Direct表示4.当路由匹配直连的时候,表示目的地近在咫尺有直连路由,必须保证这两个前提,缺一不可1.配置了IP地址2.双UP一条直连路由会送你三个路由条目1.网络号(主要看这个)2.接口IP地址3.广播地址1.3最优路由选择细品路由表最重要的几个参数,可以忘记前对象,以下几个不能忘记,并且要理解的基础上牢记。目的网络/掩码Destination/Mask1.网络号+掩码,理解方式和子网划分是一样的(主机位为全0)2.主机地址+32位掩码,单纯表示一个主机地址协议proto路由的来源。表示此条路由是从什么方式获取到的,常见的有Direct(直连)、static(管理员手工指定的静态路由)、ospf(通过OSPF学习到的)等优先级pre该路由的优先级,用于在进入路由表的海选阶段进行比较的时候使用。开销(度量值)Cost从该路径走,具体的开销是多少。开销可能与带宽有关系。标志位FlagsD:downloadtofib已经加载到fib中,由硬件处理下一跳NextHop去往目的网路的下一跳(一般是本设备直连的),表示应该发给的下一个中转站的IP地址。如果是127.0.0.1或者是自身的接口IP地址,则表示直连。出接口Interface去往目的网段的本设备的出接口,该接口位于本设备上,与下一跳相呼应。如果是InLoopback0则表示为环回接口(一种逻辑接口)注意:路由表是按顺序排列的(数字顺序由小到大)!!!因此你要查看路由表中是否有去往相关网段的路由的时候,像查字典一样去查就好。路由进入路由表的海选之路第一轮海选比较优先级只有通过不同的方式(静态、直连或动态)形成的网络号和掩码完全相同的路由条目,才比较优先级,优先级值最小的海选进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