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燃烧器烧损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摘要:煤粉燃烧器作为锅炉设备中重要的设施,对其进行讨论需要对燃烧器所处的环境以及锅炉的运行工况进行综合分析,从具体的分析中找出合理的烧损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于保证安全生产,降低生产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关键字:锅炉燃烧器;烧损原因;防范措施1 燃烧器结构与布置措施1.1 烟气再循环采纳烟气再循环技术的优点就是尾部烟气具有一定温度,通入炉膛既可以降低燃烧温度,又不至于让燃烧温度过低。在实际中,调节烟气供给与空气供给的比例,并进行有效的控制,有利于遏制热力型氮氧化物的生成。燃烧器的布置方法主要有 2 种:①氧气与烟气混合后一同携带煤粉进入炉膛燃烧。这种方法不利于煤粉与氧气的充分接触。②先让空气作为一次风携带煤粉进行燃烧,然后将烟气与二次风混合再喷入燃烧区进一步燃烧。这种方法既有利于煤粉初步燃烧,又使得燃烧温度不至于过高。1.2 分级燃烧分级燃烧的主要措施是:①将燃料分为 2 部分,由不同燃烧器喷嘴喷入炉膛,燃料比较多的一部分先进行富氧燃烧,然后再与较少的另一部分混合,将一级燃烧生成的氮氧化物還原。②将炉内燃烧空间分为 2 部分,不同的燃烧区域采纳不同的氧气浓度。炉内底部为主燃烧区,控制此处的温度,使空气供给不足,即可形成缺氧燃烧的局面,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然后燃料在烟气流带动下进入富氧区(可以通过燃烧器喷嘴二次进风),在此区域内完全燃烧,有效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而且温度也可以用进风温度来调节。③为了使效果更佳显著,可以将以上方法结合,即将烟气循环与空气混合,再分级进入锅炉控制燃烧温度和氧气浓度。同时,采纳两部分分级法,一部分是燃烧器内分级,另一部分是锅炉内燃烧器布置分级。燃烧器内分级是将煤粉与空气以及烟气分级供给,通过控制空气进给量(或者氧气进给量)辅以烟气调节燃烧温度,实现对氮氧化物生成量的控制。锅炉内燃烧器布置是将炉内空间分为主燃烧区、主还原区和完全燃烧区,分级喷入不同浓度的燃料、空气和烟气,以达到进一步减少氮氧化物的目的。分级燃烧的缺陷是,烟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难以控制,过多的烟气和空气会使炉内温度降低过多,不利于煤粉充分燃烧,且容易带走炉内热量,降低锅炉效率;过少的空气会导致燃料不能充分燃烧。2 燃烧器喷管烧损异常工况第一,2024 年 9 月 20 日 9:15,#1 锅炉 C2 燃烧器处护板烧坏,停磨检查发现 C2 燃烧器喷管左侧中部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