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有人说,阆中古城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如今,古城依旧保持着唐宋明清的格局风貌。幽深狭巷的青石板路上,那青檐、黛瓦、木窗、板门、土木的穿斗房不断映入眼帘,有些窗棂还有精致的雕花。不仅古巷里门楼相望的民居十分古朴,就连那些在老街上经商的店铺,也因其板门木壁陈旧,让人觉得它曾历经沧桑。当地居民说,镇江楼是古城最高的木建筑,是观景的好地方,它本身也是阆中城的主要景点之一。镇江楼,又名华光楼或清远楼,矗立在古城南门上华街口,始建于唐朝。明、清屡毁于火灾,又屡于旧址重建。它青褐墙壁,飞檐翘角,琉璃碧瓦,总高 36 米,共 4 层,底层为石砌券拱,以上 3 层为纯木结构,尤其那美观精致的重檐叠顶颇耐人欣赏流连。沿着陡峭的楼梯攀登,可见楼内撑拱、吊爪等结构精致,斗拱、屋脊等特色浓郁,勾栏、平坐工艺考究,雕花、饰纹做工精细……站在顶层举目眺望,古城四面青山环绕,一江碧水缓缓绕城流过,城南城北的山脉因亭台楼阁或寺院的装点显得格外秀美。俯视古城格局及建筑群,只见平坦的地面上一片如波涛起伏状的黛瓦青檐,排列组合成一个个庭院和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街巷……这里保存下来的古街巷有 61 条,古院落则数以千计。假如说阆中的古旧风貌让人领略到古城历史的厚重,那么,贡院、汉桓侯祠、秦家大院等建筑,则让人深深感受到古城浓郁的文化气息在岁月的沉淀中散发出的夺目光华。在新老城区交汇的古城北门街口,矗立着一座专门为阆中历史上的四名状元修建的“状元坊”,高大气派,金碧辉煌。阆中的科举文化相当深厚、灿烂。据了解,2300 多年前,封建帝王已在阆中置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阆中多是川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历代王朝多在这里设置郡、州、府、治所。明清时期,阆中一度成为四川临时省会。清顺治年间,四川巡抚、监察御史均驻节阆中,并在阆中设“贡院”,在此共举办了四科乡试。贡院大门的门槛设得特别高,可门槛再高,又如何挡得住想进去的人呢?贡院为三进四合庭式穿斗木结构建筑。第一进为考官唱名、发卷、监考之所。第一进与第二进两厢为考室,每间考室仅一桌一凳。第一进庭院中的十字形走廊有供考生休息的长椅。第二、三进为考生食宿之所。此外,还有相关官员的生活办公房舍。在这个贡院内,人们能看到古代的科举考场场景。此外,这里还有对科举制度的、一些实物(含美丽的试卷、精致的墨砚)的展示、几个朝代的状元榜等。那几份试卷卷面都特别洁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