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最早是出现在商朝吗夏朝。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1973 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975 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 3000 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相对西亚、南亚及北非于距今约 6500 年前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而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较晚,但却不能否认它是独立起源的,因为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年代距今约为 55004500 年。中国在此基础上发明青铜合金,与世界青铜器进展模式相同,因而可以排除中国青铜器是由境外传播而来之说。国之大事,在祀及戎。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对外战争。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治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战争上。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其功能(用)均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二者的附属用具,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区别,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青铜器文化体系。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的进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形成期是指龙山时代,距今 4500~4000 年;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也就是中国传统体系的青铜器文化时代;转变时期指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上大减,而且也由原来礼乐兵器及使用在礼仪祭祀,战争等等重要场合变成日常用具,其相应的器别种类、构造特征、装饰艺术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商朝有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 16 世纪至公元前 11 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 年 3 月 19 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的农地中出土,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 133 厘米、口长 110 厘米、口宽 79厘米、重 832.84 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 58.3 厘米,重近 34.5 公斤,1938 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盂鼎中国西周早期的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