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湖自然的一双眼睛趁着长假休息,再次来到静湖公园。从厦门乘船南渡,上岸后便进入招商局漳州开发区,顺南鼎山继续向南,就到了静湖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汪碧水,荷叶间几只黑天鹅正悠闲地游泳。这就是静湖吗?不,这只是静湖的水流下来汇聚而成的一处溪潭。依伯阳山拾级而上,跨石桥,上木道,旋即没入花溪谷,林木苍翠,泉流叮咚。飞鸟从头顶掠过,大呼小叫地蜂拥而去;鱼儿在水里嬉戏,不时翻卷起几朵浪花。还有蚯蚓在土壤中穿行,还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其它生物……它们与我们一起组成了静湖公园。是的,当我在静湖公园里徜徉的时候,跟周围的环境便融为了一体。我知道,静湖公园里不只有我,有你,有他,还有蚯蚓和其它生物,它们与山、水、树、花、鸟、鱼,它们与我们,一起组成了静湖公园。静湖公园是我们的,也是它们的,归根结底是大家的。一边走一边想,不知不觉就登上了堤岸。我们所说的静湖公园,其主体水景包括两部分,即眼前约五万平方米的静湖和刚才经过的溪潭。沿静湖堤岸继续向南,经过之处有不少摩崖石刻,如“无极”“宠辱不惊”“为无为、事无事”等,道家意味颇浓。静湖南岸有一狭长谷地,被命名为“桃花源”,一尊五米高的老子石雕头像伫立其中,长髯浓眉,目光安祥,与静湖南北相望。头像旁边安放着南宋末年书法家赵孟頫抄录的《道德经》长卷石刻。原来这是一处展示道家文化的胜地。据说静湖的名字出于诗句“静观天地外、湖云自去来”,暗含道家“清静无为”“上善若水”之意。于是便豁然开朗。回首望去,老子石像背后就是一片杨梅林,枝繁叶茂深处,鸡犬之声相闻,好一派祥和的田园风光!一溪水流从山涧涌出,在老子雕像前跃入静湖,清亮透明,纤尘不染,这便是湖水的源头。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看,那湾溪流就像老子流下的泪水。对,泪水。静湖可不就是老子的泪水汇聚而成的么?或者说,静湖公园里的两汪深潭,就是老子的两颗泪珠。那么,老子何以流泪?为谁流泪?当然是为人类。众所周知,清静无为是道家最为重要的。清静,指心性纯正恬静。其实,道家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更不能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总的来看,所谓清静无为就是克制外欲,清神静心,不加强制。无为其实就是无主观臆断的作为,无人为之为,是一切遵循客观规律的行为。按當前时髦的说法,无为,就是科学的作为。然而,自道家诞生以来,就有不少哲学家和政治家把老子的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