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各种属性。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中,三维 CAD/CAM 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可谓意义深远,它更好的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突显,能够让学生的真正具有创意的设计得到完整表达。三、三维建模思路构建1、构建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三维 CAD/CAM 技术的发明、进展、广泛应用,提升了人类在设计过程中的思考能力,尤其是思维扩展与实现方面有了具体的表达;关于三维建模思路的构建实际上与机械制图教学要密切关联起来;具体来看,就是行进行三视图、组合体方面的基础学习,然后再透过对物的几何要素如点、直线、平面、立体、投影变换的认知分析,以及通过轴测图、组合体截切、相贯、徒手绘图练习,加上各种连接件、表示法,以及评估来实现全面的三维建模教学。2、实例举要以实际中的数控车床加工中对于三维图设计方面的 CAD/CAM 技术应用为例,先模拟数控车床(CYNC-400P 型)、FANUC Oi–TB 数控系统,对蜗杆加工路径加以明确;蜗杆正确加工路径叙述如下:一是车刀沿齿槽中心车一刀,二是同一深度下,沿齿槽左、右两侧各一刀,加工顺序为中、左、右,三是重复这一操作过程,其加工图制作如下图 1 所示。通过优势分析,如从加工方法看,车刀进刀时的加工余量小,而且较均匀,切削时较为平衡,刀具受力较少,而且振动小,齿面表面质量好、可以有效保证加工精度。具体来讲,在齿槽中心向左、右两侧偏置距离会根据进给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用公式表达,可以将偏置距离设为 a,进给深度设为 t,则其数学关系的表达式可以用公式 a=ttan20°.在此,需要用到上面所说的宏程序,而且应该把切削深度当作主变量、将齿槽中心向左右两侧的偏置距离设置为随变量,当给予变量一定数值时,即可发现,在齿槽中心向左、右两侧偏置距离会根据进给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这个基本的规律。当结合多头螺纹车削循环指令 G32时,可以编制完整程序,自动完成整个蜗杆的加工。比如,设置程序 O001,为粗加工齿槽,可设置数据,导程(61.5mm),深度步距(0.1mm),单边留量(0.25mm)。程序 O002,为精加工齿槽两侧面,可设置深度步距(0.2mm),左侧导程(60.319mm),右侧导程(62.832mm),距左端面 45 毫米部位测量结果表明,齿厚为6.5 毫米,上为 0 毫米,下为负的 0.1 毫米(用齿厚卡具测量)。刀具尺寸选择,精车刀40°,刀尖宽度 2.2 毫米;粗车刀为 39.5°,刀尖宽度 2.2 毫米。根据这些数据即可进行具体的程序编制,最终通过三维模式清楚、直观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