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网络诈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通用)目录•网络诈骗现状与危害•识别与防范网络诈骗•安全使用网络支付与购物•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应对网络诈骗的措施与途径•总结与展望01网络诈骗现状与危害Chapter12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诈骗案件数量不断攀升,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失。网络诈骗案件数量逐年上升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从最初的钓鱼网站、虚假购物网站到如今的仿冒APP、社交工程等,让人防不胜防。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网络诈骗的受害群体涉及各个年龄段、职业和地区,无论是学生、上班族还是老年人,都有可能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受害群体广泛当前网络诈骗形势诈骗分子通过制作仿冒的官方网站或发送包含恶意链接的邮件,诱导用户输入个人信息或转账。钓鱼网站诈骗分子搭建虚假的购物网站,以低价销售商品为诱饵,骗取用户的购物款项。虚假购物网站诈骗分子制作仿冒的官方APP,诱导用户下载并输入个人信息,进而盗取用户资金。仿冒APP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媒体、电话等渠道,冒充熟人或公检法人员,以紧急求助、涉案调查等为由,骗取用户个人信息或资金。社交工程常见网络诈骗手段网络诈骗的频发严重破坏了社会信任体系,降低了人们对网络交易和社交活动的信任度。网络诈骗常常涉及个人信息的泄露,如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这些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进一步犯罪活动。网络诈骗往往导致受害人大量资金损失,甚至倾家荡产,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网络诈骗可能导致受害人信用记录受损,影响个人贷款、信用卡等金融业务的办理。隐私泄露财产损失信用受损社会信任危机网络诈骗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02识别与防范网络诈骗Chapter不轻信来自陌生人的邮件、短信、电话等,特别是那些声称中奖、贷款、低价购物等诱人信息。对于声称自己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借钱的亲朋好友,一定要先核实身份,确认情况是否属实。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或扫描二维码,以免跳转到恶意网站或下载病毒软件。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信息注意检查网站的域名、网址是否正确,是否有安全锁等标识。留意网站页面设计是否粗糙、内容是否错别字连篇,这些都是虚假网站的常见特征。不要在未经核实的网站上输入个人信息或进行交易,以免泄露个人信息或造成经济损失。识别虚假网站和钓鱼网站不要随意将个人信息提供给陌生人或未经授权的第三方机构。在使用社交媒体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要随意透露个人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不要在公共场合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透露信息03安全使用网络支付与购物Chapter03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收款要求在社交媒体等平台上,要谨慎对待陌生人的转账或收款请求。01选择知名度高、信誉良好的支付平台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确保资金安全。02警惕非官方支付渠道避免通过非官方或陌生的支付链接进行交易,以防被骗取资金。使用正规支付平台,避免私下交易确认交易信息,防止被钓鱼仔细核对交易信息在进行网络交易时,要认真核对商品信息、价格、收货地址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避免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或扫描未知二维码,以防手机或电脑感染病毒或个人信息泄露。使用官方认可的交易方式遵循官方平台的交易规则,采用平台认可的交易方式进行支付,确保交易安全。保存交易记录和凭证妥善保管交易订单、支付截图、聊天记录等证据,以便在发生纠纷时维权。及时联系平台客服若遇到交易问题或纠纷,应第一时间联系平台客服,寻求帮助和解决方案。报警处理如遭遇网络诈骗等严重情况,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和线索。保留交易凭证,以便维权04加强个人信息保护Chapter不在不可靠的网站或应用上注册账号,避免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问卷调查、街头调查等,以防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在社交媒体上谨慎发布个人信息,避免暴露过多隐私。不随意注册和填写个人信息123定期更新密码,增加密码破解难度。使用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的复杂密码组合。避免使用生日、电话号码等容易被猜到的密码。定期更新密码,使用复杂密码组合03不随意下载和安装未知来源的软件,以防感染病毒或恶意软件。01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