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空间解析几何教学改革讨论摘要:通过调研访谈首先分析了高校空间解析几何的教学现状,然后根据解析几何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给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从而提高空间解析几何的教学效果。关键词:空间解析几何;教学现状;教学改革;教学效果一、引言空间解析几何课程是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专业基础课,是中学平面解析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的延续与提升,为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几何、微分几何及点集拓扑等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空间解析几何的基本是借助于向量这一基本工具,利用代数的方法讨论几何问题以及使几何结构代数化,其目标是培育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中、高级人才。二、高校空间解析几何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教学内容多和课时少相矛盾目前,大多数高校空间解析几何老师上课有压力,主要原因在于课时逐渐压缩,在此情况下授课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对教材内容有所删减,甚至有些应该详细讲解的内容略讲或讲得不深不透,从而使得空间解析几何的教学内容不系统、不严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埋下隐患,如空间图形的描绘,在二重积分等教学中十分重要,假如这部分内容删去,势必影响数学分析二重积分的学习。再比如,二次曲线的切线、法线和对称性及平面的仿射变换与等距变换是空间解析几何内容的经典,但受学时限制,任课老师不得不删除该部分内容的讲授,使得学生无法深刻理解和掌握此部分内容的精髓。(二)教学方法缺乏改革创新空间解析几何的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多采纳“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在基本概念的理解及理论的推导,而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制造力的培育不够,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变得没有生气,教学内容变得枯燥和难以理解,导致学生不同意主动学习,甚至即使有些学生掌握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却不能真正以其为基本工具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空间解析几何教学中图形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各种空间概念的理解、各种曲线曲面的讨论和方程的建立都离不开图形,若仅仅用手把空间中的曲线和曲面画在黑板上则费时费劲,且准确度不够,学生看起来也不够清楚,特别是在讲解由曲线族生成的柱面、锥面、旋转曲面及二次曲面时,学生只能根据老师的讲解凭空想象图形的形成过程和各图形之间的关系,甚至无法想象某些曲面是如何形成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从动态上演示各种复杂图形的形成原理,从而无法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