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基层组织维权调研报告一、完善基层工会组织体系,提高基层工会的地位工会工作要发展,首先基层工会要发展,必须加强和完善基层工会,牢牢做好“工运事业的奠基工程”,提高基层工会的地位,把工作重心“向基层移”,进一步完善基层工会组织体系。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建立完善的工会组织网络体系,实现“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的要求。加强摸底调查工作,清楚地把握辖区内的职工情况(包括职工素质、职工的需求、职工的分布、职工年龄结构等)、用人单位情况,建立灵活机动的工会组织网络,在原来工会组织形式的基础上,创新工会组织形式,使工会组织成为一张巨大的庇护伞。如:以个体工商户、小型企业零星聘请的临时工为主,建立联合基层工会、行业联合基层工会,隶属乡镇工会或社区工会。以矿山的矿工、乡村个体户聘请的临时工为主,建立村委会基层工会。在项目工地内建立临时工会组织,隶属建设单位工会或地方工会,以解决项目工地上的农民工没有维权组织的盲点,切实维护工地上工人的合法权益。通过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满足各类用工形式、各地区、各种性质单位等建立工会组织,不断扩大工会的组织网络体系。壮大基层工会组织力量,明确工会组织的地位。壮大基层工会组织力量,明确工会组织的地位。工会组织的力量主要来源于工会干部和会员,要壮大基层组织的力量,就要从工会干部的素质、能力、精力以及会员的法律识、会员意识、宗旨观念等方面解决。一是完善基层工会干部和会员培训制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热衷工会工作,懂经济、知法律、善协调的职业化干部队伍和学法、懂法、用法的职工队伍。各级工会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基层工会干部培训制度,从教育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考核评估、学习培训时间以及涉及占用工作时间等相关问题都予以明确的规定,形成周期性、规范化。以提高会员的法治意识、工会会员意识和业务水平为主要内容,建立可操作性强的会员培训制度,培养职工学习的好习惯,使第1页共6页职工学会使用法律武器,同时提高职工对工会工作支持,增强工会的凝结力,增强“团体力量”。二是走好基层工会干部专兼职结合的干部配置体制,进一步明确干部职数。在职工数少的基层工会配兼职工工会干部是比较切合实际的,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但一概采取兼职的形式也不利于工会工作的发展。故此,基层工会干部的职数、标准等应该形成制度,作出明确的、详细的规定。在企业较集中的乡镇把工会主席和工会工作人员纳入行政编制配置,比较大的行业系统工会应该配置相应专职工会干部,并适当配置相应的工作人员。特别是规模比较大的私营企业里,应把工会干部的配置纳入相关的企业管理政策法规里予以明确。三是为基层工会的地位作一个明确的定性。工会组织作为依法维护职工权益的群众组织,应具有其行使职权相对等的地位,应在政策法规上作出详细的、硬性的规定,使工会组织在开展工作时有法可依有章可行。最基本的应保证各基层工会有一个完善的办事机构,建立与上级工会相对应的、与实际工作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强化乡镇工会工作,积极探索乡镇工会的组织形式,明确将其定位为一级地方工会。目前,随着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工作和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乡镇早已在承担化解矛盾、稳定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协调管理、再就业工作等职责。同时,乡镇直接与职工群众接触,对职工的基本情况、用工单位情况比较了解,有利于开展职工工作。故此,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机构的乡镇建立完善的工会组织是新时期工运事业发展的需要。二、创新维权机制,建立完善的维权监督机制工会有建议权、调查权、参与权、监督权、知情权、协商权等权利,但没有执法权。一个没有执法权的组织要“维权”,工作是复杂而艰辛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工会要讲究维权的策略和掌握维权的艺术的同时,也要学会充分利用一切社会力量为我所用。“借力维权”是好办法,但各方力量能否会帮你,除了工会组织本身要努力协调外,还得靠完善的长效机制来保证。因此,工会加强维权机制建设至关重要。要通过切实有效的制度建设,如:进一步完善工会与同级政府联席会议制度、第2页共6页平等协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