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煤矿安全管理目标的落实长期的安全工作实践证明,做实“十个深化”,促进“十个转变”,实现“十个提高”,就一定能打造安全型矿井,实现长治久安。一、深化安全文化建设,由“安全型”向“本质安全型”转变,提高和谐矿井创建能力。强抓安全文化建设,可更好地进促进安全生产良性进展。坚持安全理念引导人的原则,以“如何将安全文化理念深植员工心中”为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全面普及具备自身特色的“三五三四、五个一”安全文化核心理念。二、深化安全培训,由“注重取证”向“增强技能”转变,提高员工安全技术素养。建设一支高素养的员工队伍,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三、深化现场管理,由“形态质量”向“内在质量”转变,提高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建立健全现场质量管理评估体系,制定质量评估标准,通过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的标准化控制、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杜绝“豆腐渣”工程、面子工程等现象。四、深化区队班组建设,由“生产任务型”向“安全生产型”转变,提高全面管理能力。班组建设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础。把班组建设纳入安全管理总体规划,彻底扭转重生产轻安全的不良倾向,夯实安全基础。建立有效的班组管理办法和考核机制,严格执行正班长抓安全、副班长抓生产的要求,给班组提供法律规范、科学、具体的安全管理平台。五、深化安全责任制,由“条目化”向“问责制”转变,提高全员执行力。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克服“高度重视下的麻痹松懈症”,是防止事故频发的必要措施。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管理制度和各项措施落实到现场以及每一个岗位。六、深化科技兴安,由“重硬件投入”向“软硬件结合”转变,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安技措各类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安全生产快速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是提升预防灾害能力、实现安全高效生产的有力保障。建立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加强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矿井安全技术装备水平;拓宽资金渠道,确保“科技兴安”的必要投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科技兴安”提供坚实保证。以建设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矿井为目标,加强对矿井关键生产技术的科研攻关,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形成一个集成、高效、覆盖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管理系统。加强以预防安全事故、改善生产条件为目标的安全技术改造力度,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