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近几年以来,电力安全生产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但安全生产的现实提醒我们: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足尚存,我们不能高枕无忧,要不断加以改善。在电力企业中,常规性的安全管理工作还具备特别大的随意性。由于常规性安全管理工作具备重复性和日常性的特点,因此往往凭经验便可应付自如。而经验有时候会成为随意性的温床。比如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下发有关安全生产诸类文件时,常常一发了事。至于对文件要求的落实情况却不给予应有的关注,对其进行细化、量化,更认为是下面的事。这种以发代管,严格上讲就是随意性的表现,是传统管理思维的一种惯性效应。电力生产事故的发生在现场,深究起来,总能找到某个管理环节上的漏洞。现场操作人员操作过程当中的随意性,往往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随意性的延伸,从而造成了安全管理与操作两个层面的脱节。再有,要更加准确地把握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轻重缓急。安全生产管理者应把“安全重于泰山”时刻放在心上,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把安全提到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而且,要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以及员工精神情况,人为地去扩大安全生产外延的概念。比如,在传统节假日前后,人心浮动,员工工作时极易分散精力;高温酷暑和雷雨季节,员工作业环境差,设备易发生问题。对于这些特别性,各级管理者应心中有数。又如,当安全生产与工作进度发生矛盾时,管理者应警惕急功近利苗头的孳生,应当放慢进度来保安全生产,要知道安全生产是企业效益的支柱:安全生产对企业效益来说是“1”,后面加一个0,就上一个数量级;没有“1”,也就是说没有安全生产的话,加多少个0,企业效益也是0。此外,忽视安全生产软管理,这也是传统管理思维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软管理是相对电力设备管理而言的,包括电力安全生产的资料、规章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等。软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淡化,比如,大修一台开关或主变压器与贯彻“检测、修理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相比,就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后者远远逊于前者,甚至流于形式。应该看到,随着技术的进步与进展,电网装备科技含量的增加,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化了,现场工作任务繁重大减少,工作人员也趋少,管理工作则相对复杂化,软管理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要强化安全生产的软管理工作。比如,对集团公司推行的标准化工作要强制执行,否则应当按违章对待。针对电网新设备的广泛使用,要全面实行电力安全生产的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