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压力网络类课程 在经济危机和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重的就业压力。2025 年 4 月 23 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2025年在校大学生的签约率总体略低于去年同期,一季度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大体是 20%到 30%,总体来看就业形势仍比较严峻[1]。对于计算机和通信类专业毕业生来说,虽然就业形势相对总体而言稍好一些,但是仍不容乐观。高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就业情况,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适当调整,使学生能够在就业竞争中具有较大优势。作为担任计算机网络类课程教学的老师,如何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使计算机和通信类学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笔者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教学反映,主要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这些改革对促进学生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1.教学过程与专业证书考试相结合 目前许多单位招聘往往对有专业证书的毕业生优先考虑,与网络类课程相关的证书有很多,特别是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对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认定考试中的网络工程师考试。参加这种考试并取得相应级别的资格证书,是大多数用人单位聘用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工程师系列职务的前提。为了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网络工程师考试,具有网络工程师资格,在计算机网络类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和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突出网络工程师考试的重点,并且将历年试题按知识点区分后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问检查,一方面可以加强和学生的互动,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讲到信号编码时,理论的编码规则和编码效率计算等学生不容易掌握,可在理论知识介绍完后在课件中加入网络工程师中的真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加深理解。此外,网络工程师考试中还涉及了编码中的汉明码、双极性码和 NRZ-1 码等,这些内容教材没有涉及,在课堂中补充后对学生参加网络工程师考试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网络工程师考试外,还有思科认证的 CCNA、CCNP 和 CCIE 考试,华为 3COM的认证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新增的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等。老师熟悉这些试题后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对学生通过专业证书考试有极大的帮助。 2.实践教学与提高动手能力相结合 许多单位在招聘时希望尽量缩短新员工的培训时间,员工一到工作岗位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