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_第1页
1/5
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_第2页
2/5
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_第3页
3/5
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西原驿路挂城头, 客散江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 白云犹似汉时秋? 要读懂这首七绝,至少要扫除两重障碍。其一,是诗的写作年代及其时代背景其二,是推断最后一句话的语气。 看题目,自然是送行之作。当时的虢州城,大抵依山建筑。西原是城外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路是由城外绕山而去的所以诗的开头,才有“西原驿路挂城头”的话。此句骤看是写景,城堞现出了一角远处有重重叠叠的山,驿路在山上穿行,看来就象挂在城头似的;其实又是在叙事点出送行题目。再把这第一句和次句连起来读,还可以看到一个雨中送客的场景。除了城堞耸峙,远山一抹,驿路蜿蜓之外江边还有送客亭;雨景中又仿佛可以看见行人上路,主人殷殷相送。纯然以写景来叙事达情,却又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这是作者在摄取、提炼、表现三方面都下了力量的最好说明。 然而,这首诗不能看作是一般的送客应酬之作,诗人在诗中倾注的思想感情,要比单纯的送别友人深广得多。岑参是于乾元二年至上元二年出任虢州长史的,那时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由于战乱,国土破裂,人民罹难,诗人亲眼见到过的开元盛世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就在这样的背景上面,我们看到诗人感慨遥深地写下了这两句话:“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话里隐藏着一段典故:有一年,汉武帝刘彻到河东去,祭了后土之神又坐船在汾水上游览、饮宴,兴奋起来,做了一首《秋风辞》。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话。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是汉朝的鼎盛时期,而唐朝从贞观到开元一百多年间,国力之盛,比起汉武帝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安史之乱一来,却突然落得如此可悲的局面,诗人自然是不能不有所感触的。恰好李判官要到晋绛去,诗人于是含蓄地向朋友提出这样的探问:“李判官呵!你到汾水上的时候看看那里的云光山色,可还象汉武帝那个时代那样雄伟壮丽么?”很明显,隐藏在这两句话后面的,是诗人对于唐帝国衰落的深沉的叹息。汉武帝的豪情胜概已经不可再见了,唐帝国的声威功业难道也是这样结束了吗?一种对国家命运深切关怀的激情,在诗人胸中荡漾。有了这两句,就给这首送行诗平添许多光彩,我们喜爱它就不仅仅因为它在艺术上的成就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