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的“加减”法则低标价工程项目能否创效?中铁十一局一公司副总经理、孝(感)襄(樊)项目经理江淑春善于运用“加减”法则,通过优化设计变更,多渠道开源节流,最终实现项目扭亏增盈。目前,该项目由以往的估计亏损 4800 万元到现在实现净利润 980 万元,可谓是项目管理的一个代表性杰作。投标报价着手,找准盈利点 该公司中标的孝(感)襄(樊)高速公路第十五合同段全长15.194 公里,合同总造价为 39454 万元(含路面),属低价中标工程。上场之初,被该公司决策层认定为巨额亏损项目,项目估计亏损4800 万元(含路面)。如何找准项目扭亏增盈的盈利点,成为项目领导绞尽脑汁的头等大事。技术干部出身并长期从事计划经营工作的继任项目经理江淑春先从分部分项工程投标报价着手,按盈亏能力强弱对分部分项工程排序,找准项目的盈利点,对盈利空间大的附属工程量进行扩大化,项目积极想办法找省指公关协调,仅防护工程一项,就由原投资 1500 万元,增加到现在的 4500 万元。为项目增收增添了亮点。善于舍弃,规避经营风险项目经理江淑春在任孝襄商务副经理时,就积极向公司反映,将存在亏损风险的路面工程通过省指协调,指定分包给别的单位施工,规避了项目在设备投入、施工技术和经营上的巨大风险(原预算,项目在此项路面工程就要亏损二千多万元)。后来,项目领导及集团公司领导多次出面协调,陆续通过省指协调,又将无利润的 6 项工程由业主分包出去。虽然在工程总价方面进行了降低,但规避了项目管理巨额亏损的风险。科技创新是项目扭亏增盈的助推器 该标路基土质属主要性裂隙膨胀土,这种土质是“晴天一把刀,下雨一团糟”,“喝”点水就会“发福”,致使路堑膨胀。为了遏止路堑“肿胀症”,原设计路基边坡为浆砌片石。由于投标报价过低,降造幅度过大, 加之原材料大幅度涨价,估计每平方米亏损 30 多元,仅此一项就亏损 300 多万元。而且根据原设计方案施工,沿线必定是“灰头土脸”,既不美观,又增加了施工周期。科技创新,必将为项目扭开增盈插上亮丽的“翅膀”。为此,他们积极与中科院地质和地球物理讨论所合作,共同讨论开发出了“膨胀土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技术”。主要利用锚杆和框架梁予以深层锚固边坡,以限制边坡土体的膨胀变形;利用高强钢丝网片的柔性来抵消边坡膨胀变形,以稳固边坡和防止浅层失稳;利用植物径叶的水文效应与植物根系的力学效应,使边坡土体稳定,并保持水土。整个路段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