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演习该“演”什么“练”什么全国第九个“安全生产月”即将到来,各地、各企事业单位都把应急救援演习作为“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要内容突出出来,这对于提高全社会应急管理水平和人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意义重大。应急救援演习,顾名思义第一个是要“演”,第二个是要“练”。但具体的应急救援演习活动中,究竟应该“演”什么、“练”什么呢?所谓演,是指演示,就是把应急救援的基本流程演示出来。第一个是要“演”救援经过。要模拟事故的发生的起因与救援过程,让在场的每个人都熟知即将开展的应急救援演习是针对哪种情形,明白如何避开危险源,熟悉危险源特性,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面临的危机事件,使应急救援演习更加具备指导性。应急演习不能演习完就束之高阁,应该潜下心来根据演习效果不断优化疏散路线和疏散方式,以达到最快速、最简便、最有序的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讨论一套更加周全的救援程序。万一发生类似事故,根据平常的操练处理,才能游刃有余。第二个是要“演”现场氛围。有的单位在演习的时候嬉笑吵闹,把应急救援演习当成一种娱乐,没有用正确的态度去开展工作。任何事故的发生都具备不可预知性,什么时候发生,危害有多大,我们一无所知,等事故和自然灾害到来的时候,假如惊慌失措,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因此在平常的演习过程当中就要以严肃仔细、身处险境的态度去面对,演出现场气氛,演出真实感觉,演出实战场景。一旦发生事故,才能沉着冷静应对。三是要“演”设备使用。向在场人员示范各类设施、装备的种类、使用方式、注意事项和自救方法,法律规范设备使用步骤。发生事故时能够推断出设备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确保每个人正确合理使用安全设施和装备,把出现误操作而引发二次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把安全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要“演”职责分工。演习各部门的职责履行,法律规范岗位设置。让所有的人都明确岗位分工,不能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乱撞,提高救援效率。通过演习重点解决救援时期各小组人员工作的衔接问题,练习人与人之间的协调配合,练习物资的取用等环节,都是提高协调作战能力的关键。配合的好,就有可能控制住事态扩大,配合不好就浪费了很多救援的时间,错过最佳救援时间。员工意识不到应急演习是对自己生命负责任,把“演”理解成演戏,演习过后也不去总结反省,就无法从本质上提升员工的自救互救能力,失去了应急演习的意义。无论是在演习准备上还是在演习过程当中都必须严肃对待,把应急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