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单位职业病防治长效机制初探为此,我们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针对当前职业病防治工作现状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在建立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究和讨论,最终归纳出“11126 职业病防治方案”:要求用人单位建立一个职业病防治管理网络(组织);制定一个全面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监护两个档案;制定和实施建设项目管理等六项制度。两年来,根据该方案对用人单位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其职业病防治工作都有所增强,普遍反映“11126 职业病防治方案”符合实际、操作性强,防治效果切实可靠,现在将这一方案介绍如下。1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组织职业卫生管理组织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工会负责人,安全卫生机构负责人及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人员组成。职业卫生人员应当包括各个层次和级别,如车间或较大班组工作人员组成人员应当熟悉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了解本单位的生产工艺,职业病危害现状,控制方法,单位的负责人应当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每个成员都要明确责任划分情况,实行责任追究制。2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病防治是用人单位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必须要有近期计划和远期规划,将防治职业病的阶段目标和总体设想纳入到计划中去。制定计划前必须对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讨论,全面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种类,浓度(强度)及危害后果,了解有关防护设施的运转和效能,了解员工健康,发病情况。实施方案应着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应用,限制使用或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明确经费投入和实施时间,以预防、消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3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针对本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安全事故隐患,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是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对突发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有效办法,具体应包括:①深化调研,搞清本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安全事故隐患、性质和危害程度。②事故应急的现场措施,如:设置报警装置和应急通风装置,预备事故抢险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工具。③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④医疗抢救措施,储备针对事故急救伤员所需要的有效抢救药品、器械。⑤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演习、考核有关人员在事故的发生后的应变抢险、自救互救能力,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指定专人进行负责,并定期进行检查抢险个人防护用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