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工学结合模式探析 一、建筑工程专业工学结合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行业中,实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是最合理的教学思想。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将校内学习与施工现场或建筑企业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将建筑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以使学生进一步用理论或原理分析与思考问题;通过工学结合,形成了学校与企业的互动,校企共同合作参加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育。在学习思维上,通过实际工作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理论知识基础上的深浅,从而促使他们产生紧迫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还可以通过完成实际工作任务而产生成就感,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积极性。然而,在实际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教育教学观念不开放 建筑工程专业传统的工学结合模式往往以专业课程为前提,后续实践教学活动为推动,以模拟实训、单项工种实训或顶岗实习为实现手段,这种模式存在较大的弊端。表现为在共同建设专业、开发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培育技能人才等方面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脱节,结果是学校、学生和实习单位之间没有共求点,无法实现共赢,导致工学结合模式举步维艰。比如,一般在校学生对于建筑施工图中的结构图接触很少,导致刚刚参加工作时图纸看不懂,这会导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有时感觉到不顺利。建筑工程专业以现场实践性作业为背景,工学结合开放性的特征要求学校在教育教学中既要树立多元开放的教学主体观,又要树立多元开放的教学体系观。然而,目前不少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观念不开放;无法实现老师队伍的多源化、教学场地的多地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就不能面对市场设置专业、面对岗位设计课程、面对岗位培育技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学结合体系的有效构建。例如,在实施老师队伍的多源化过程当中,一般建筑行业校外兼职老师多为企业在编人员,而且他们和学校间的互聘可能会要求学校安排课程方面要有弹性,一些学历或职称上的门槛可能会将一些真真正正的行业专家拒之门外。 2.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高职院校不能及时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用人需求状况来灵活调整人才培育方案,不能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根据工学结合模式来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灵活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时间和开设方式以及教学地点等,不能确保教学运行管理能及时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需要。针对建筑专业的综合性和多方向性,没有建立灵活的教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