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题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总第个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85—86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初步理解笔算加法的顺序和进位方法。2、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和“向十位进一”的算理。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例题情境图,请你说说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3、求”两人一共有多少张?”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呢?4、指名回答。教师板书:34+16并导入新课。二、探究交流。(一)探究34+16=?1、请小朋友用喜欢的办法算,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2、集体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1)摆小棒。先摆多少?再摆多少?34和16合起来是多少?你能把你摆出的小棒一眼就看出这里有50根呢?通过摆小棒,我们知道了34+16等于多少?(2)拨算珠。还有其他不同的算法吗?你先怎么拨?再怎么拨?观察一下个位上的算珠,你有什么发现吗?个位上满了十颗珠子怎么办呢?(把个位上的十颗珠子拨回去,在十位上拨一颗珠子。)突出说明:10个一是1个十。通过拨算珠,我们知道了34+16等于多少?综合:摆小棒时最重要的是将10根小棒捆成1捆,拨计数器的关键是将个位上的10粒珠子也就是10个一并成十位上的1粒珠子也就是1个十,都体现了“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思想。(3)列竖式计算。根据上面摆小棒,拨算珠的过程,该怎样列竖式呢?学生独立在纸上列竖式。计算好后交流: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个位上相加满十,怎么办?进上来的1写在什么地方?接下去十位上应该怎样算?在算十位上的数相加时要注意什么?追问:这个符号1表示什么意思?这个1在用小棒算时是什么?在用计数器算时是什么?同桌互相说说34+16是怎么算的?3、计算进位加法,从哪一位算起比较简便.4、补充练习:看卡片计算,并说说算法。25+15=74+16=(二)教学“试一试”。请小朋友在自己练习本上把这道题用竖式算一算。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计算好指名2-3个学生说计算过程。三、反馈完善1、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做,指名板演。后交流,指名学生说说计算过程。2、想想做做2。做在作业本上(挑上面4题)。做好后校对答案。3、想想做做3。让学生读题,弄清题意,找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后再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注意单位名称,完成计算后,同桌之间口头说出问题的答案。4、开放性练习:4242自己先试着做一下,再交流。+3□+3□观察2题,哪相同,哪不同?8□7□题中□里最大能填几?最小能填几?除此之外还能填几?题中的8是怎么得来的?个位可以填几?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在笔算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六、作业。《补充习题》P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