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农民素养教育综述 一、农民信息素养教育问题提出与分析 信息素养是猎取、处理、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内涵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手段、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五个方面。对于农民而言,信息素养是指具有基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安全意识,能通过多种途径熟练地利用工具,猎取与农业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吸收和利用,同时能及时发布自己的信息,满足自身信息需求的能力。随着农业信息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动,对农民信息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目前农民信息素养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进展,已经成为影响农村信息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制约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业经济的科学进展,影响他们参加社会建设和分享社会进展文明成果,影响农民家庭收入增收致富。通过走访我们总结出农民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第一,信息意识缺乏。对信息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不关注、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缺乏主动猎取和利用信息的意识;第二,猎取信息能力低。不能有效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对信息猎取、利用、发布存在技术障碍和知识障碍;第三,猎取信息的途径有限。偏于保守,以电视、广播、报纸为主,对于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计算机网络利用较少。第四,自身水平有限。对猎取的信息缺乏识别,对安全性有疑虑。因此,对农民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刻不容缓。目前,国家对农民信息素养教育重视不够,教育开展不足,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大都以培训活动形式授课,有限的培训课也是影响有限,时间不固定,大都是配合农业信息化建设而开展的教育,对提高农民信息素养作用不大。以河南省为例,为适应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每年会办一次信息员培训班,但名额过少,一般一个县仅有一名农民信息员参加培训,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总而言之,农民信息素养教育不足问题日益凸显。作为乡村信息中心的乡镇图书馆,猎取政府支持,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优势,开展农民信息素养教育是提升农民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乡镇图书馆在开展农民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对农民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是图书馆教育职能之一“图书馆是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资料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1]。社会教育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它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文化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由于农业信息化不断推动,对农业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