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治理的现实思考 「摘要」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治理是个动态的历史过程,现有的资本结构已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资本结构治理成为企业改革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基于国企资本结构特征分析,提出资本结构治理基本思路,并对现存的资本结构治理方式进行剖析,认为债转股只是修正国企资本结构的过渡之举,国有股减持是优化企业股权结构的必定选择。本文最后建设性地提出了国企资本结构分类治理构想。 「关键词」资本结构债转股国有股减持分类治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一直是财务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热点话题。国企扭曲的资本结构,不仅正在吞噬企业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损害着企业的价值,危害市场经济的信用水平,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企业治理结构的基石,已成为现代企业制度推行的一大障碍。本文立足于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现状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趋势,在对我国现有资本结构治理方法剖析的基础上,提出资本结构治理思路和策略。 一、现状透析: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失衡的特征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受经济运行机制和自身组织形式的制约,资本结构畸形进展,成为国企改制和脱困的瓶颈,并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治理结构。透过我国国企资本结构的现状,我们认为国企失衡的资本结构主要表现出三大特征:。 国有企业负债比率偏高 在进行负债比率分析时,既要警惕过度追求低负债比率的保守倾向,同时也要防止将“高负债比率”和“资本结构不合理”混为一谈,这是因为:从实施负债经营的企业看,负债是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可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收益,只有过渡负债经营才会产生财务风险。从资产负债率的横向比较来看,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行业对负债率选择的标准是有差别的,合理资本结构也可能要求高负债率,如东亚的韩国、日本和我国一样虽然都是采纳高负债比率的国家,但韩、日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同样获得了成功。根据经济合作进展组织 1999 年的统计资料,日本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超过 80%,而同期美国公司的负债率还不到 40%.发达国家的资产负债率的巨大差异,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资产负债率没有任何公认的国际标准可言。从负债的构成来看,负债由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所共同形成,其中只有长期负债才会影响到企业的资本结构。假如流动负债在企业负债中占较大的比重,企业的资本结构看似合理实则有较大的财务隐患,因为短期负债的偿债风险要高于长期负债,对企业的生存威胁更大。 从我国国有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