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审计重要性操作指南的构建 一、引言 美国实务界使用的重要性标准主要是依靠实务界根据多年积累的审计经验建立重要性推断的经验法则,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然而,在美国同样存在重要性滥用的严重问题,因此美国证管会出台了SAB99,对注册会计师运用重要性原则提供了详细指南,以限制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原则的运用。相对于国际审计准则及国外其他审计准则而言,SAB99 更为详细,它对注册会计师运用重要性原则提供了指引和限制。而我国监管机构和准则制定机构至今没有提供重要性推断的详细指南。 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从 1980 年恢复到现在,仅有 25 年的历史,注册会计师的整体水平与国际同行存在一定的差距,依靠实务界制定适合自身的重要性经验法则并不现实。况且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目前存在的忽视审计风险、无序的市场竞争的现状也阻碍重要性原则的合理运用。因此监管机构或准则制定机构应承担起重要性指南的制定工作。 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中出现的重要性标准的随意运用,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审计重要性运用的详细指南,执业准则的模糊为注册会计师随意运用所谓的职业推断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当企业和注册会计师在某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或审计意见方面发生冲突,由于缺乏执业法律规范文件的规定,审计师依从企业意愿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审计重要性指南的建立将有利于统一重要性的职业推断标准,缩小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的推断差异,以提高审计质量,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促进资本市场的有序进展。 我国证券法律法规采纳了“影响投资者决策”作为推断重要性的标准。但是对于重要虚假陈述的民事救济和民事责任制度尚处于摸索试验阶段,司法在重要性的推断、以及根据重要性标准来确定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仍然是一项空白。审计重要性指南的建立将有利于填补这一空白,为司法判例提供合理的依据,并对注册会计师合理利用重要性原则以避开法律责任提供保障。 二、明确重要性的推断基础及数量门槛 1、借鉴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提供重要性水平的初步推断标准。 虽然重要性的数量门槛一直受到争议,但注册会计师必须将重要性标准进行量化运用到审计实务中,因此,制定重要性量化标准对重要性的初步推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准则对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提供了相应的指南,在澳大利亚的会计准则中提出了 5%~10%的重要性水平基础。在 5%以下为不重要性,10%以上为重要,但对 5%~10%之间的推断没有提供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