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选择题1.(2015北京高考)27.“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然能读到民族的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英雄家书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②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③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④根源于多元的大众文化,反映了人们的文化需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16北京高考).“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幅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①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②是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④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17西城一模)25.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见字如面”,一个个有时代创意又有传统底蕴的电视综艺节目,触动了观众对“诗和远方”的美好遐想,以及心中深藏的传统文化情结。关于“中国味儿”文化类节目的走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的魅力来自于时间,诗词歌赋、文牍书信,越古老的文化就越有生命力②物质文明日益丰富,人们会更关注精神的富足,这类节目的走红有其必然性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的精神家园,文化节目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④文化的力量不在于本身价值的大小,而是取决于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和深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17海淀一模)24.书信是有情物,每一封书信都在打开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场景,在手写书信传统逐渐逝去的今天,《见字如面》电视栏目,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汲取精神养料。从这一文化现象中可以体味到,手写书信①可以传递情感,滋养人们的心灵②作为交流方式,已经失去存在的价值③作为文化符号,可以展现人们的精神情怀④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7海淀二模)4.后人评价王羲之的行草书“遒媚劲健,千变万化,纯出自然。”这与他年少师从卫夫人有关。卫夫人在《笔阵图》中将各个笔画都用自然事物形象作比:[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这成为以后归纳“永字八法”(图9)的基础来源。“水字八法”流传至今已二千余年,成为习书者的学习宝典。这说明①书法艺术的传播、继承、创造和发展离不开教育活动②书法艺术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③书法以汉字为载体书写中华文化,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④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象是书法艺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18朝阳一模25)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八分钟”时段,“熊猫队长”与智能机器人共舞,向全世界发出来自中国的邀请。创作团队从川北大木偶形象中汲取灵感,以大熊猫为原型,在中国图6赵一曼烈士家书独有的传统木偶制作技艺基础上,进行了工艺改良和科技创新,打造出集中华韵味与时尚科技于一身的“熊猫队长”形象。这表明①博采众长中汲取的灵感是文化创新根本途径②中华传统文化借助科技创新焕发生机与活力③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精品展现中华文化魅力④文化使者欢迎世界各国文化在中国广为传播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2018海淀一模24)苏东坡不仅是一个文人,也是一种象征。随着历史纪录片《苏东坡》热映,某校开展了系列活动:图6上述活动有助于同学们①体味诗文里超然物外、乐观豁达的中华民族精神②领略书法张弛变化中的文化内涵和辩证思维③感悟饮食文化的创新源于对食物的历史内涵的提升④获得知识的增益、文化的熏陶、人格的滋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你来自泥土,头微微扬起,仿佛仰望天空……人头壶,红陶材质,仰韶文化,制作于6000至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