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户籍制度改革方略初探-1

户籍制度改革方略初探-1_第1页
1/36
户籍制度改革方略初探-1_第2页
2/36
户籍制度改革方略初探-1_第3页
3/36
户籍制度改革方略初探 内容摘要户籍管理是我国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愈发明显地表现出来。刚性户籍制度的软化是大势所趋。本文首先界定了狭义和广义的户籍制度,并从狭义的角度简单回顾了建国后我国户籍制度的演变。然后,根据定义提出两种户籍制度改革方略:一元制和二元制,分别从公民权益、经济进展和社会稳定等三个价值取向出发,分析两种方略的优势、劣势。最后,引进渐进决策模型,从社会稳定的价值取向出发,具体探讨了户籍制度改革方略的选择。引言现象一:据《南方周末》报道,1999 年年初,河南、山东四位打工妹去深圳打工,被挤死在 105 次列车上。幸存者回忆车上的情形,“像被压扁的带鱼”。权威专家估量,1997 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了 1 亿。国家统计局 1995 年 1%人口抽样调查表明,我国人户分离已达 7073 万人。现象二:1999 年高校毕业生的留京名额严格控制在 15%以内。外企的进京名额异常有限,绝大多数在京外企只好招收北京生源。有人惊呼:“北京是北京市的首都”。据有关报道,到 1994 年上半年,全国约有 17个省共 300 多万人购买了城市户口,此项收入高达 250 亿!这还不包括那些未登记在案的以及黑箱操作的部分。户籍管理是我国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的一项主要职能,它直接关系到政治经济生活秩序和广阔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现行户籍制度已经不能适应中国全面进展的需要,其弊端愈发明显地表现出来,出现了诸如本文开始列举的种种怪现象。有人甚至认为,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在社会生活里的最集中表现,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座堡垒。无论从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越来越多的人达成共识:户籍制度已经不是改不改的问题,而是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系统讨论中国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牵涉行政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本文试图从多学科的角度,对户籍制度改革方略进行综合探讨。本文的结构大体第一部分:界定了狭义和广义的户籍制度,并从狭义的角度简单回顾了建国后我国户籍制度的演变。第二部分:根据定义提出两种户籍制度改革方略,分别从公民权益、经济进展和社会稳定等三个价值取向出发,分析两种方略的优势、劣势。第三部分:引进渐进决策模型,从社会稳定的价值取向出发,阐述了两种方略的渐进模式,具体探讨了户籍制度改革方略的选择。一、我国户籍制度的形成、进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户籍制度改革方略初探-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