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教材,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整体素养 [摘要]教学改革的深化,使老师的教学代写论文内容在知识传授基础上增加了学法指导,以便提高学生素养。教材为老师提供了提炼学法的依据,值得讨论。 [关键词]教材 学法指导 整体素养 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给教学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这就是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我们应从素养教育的高度重新审视学法指导,将素养教育与学法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法指导以新的构思和内涵。我国着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如何才能使学生学会学,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呢?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为我们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其显着特点就是将语文的学习方法穿插在课本中,使老师能够抓住教材,有的放矢地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加强指导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一个语文老师必须做到对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育与学法的指导并重,讨论教学大纲,深钻教材,明确教材中学法项目的分布所在,并列入自己的教学计划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失。 1.利用课文,进行学法渗透。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不仅培育了学生的鉴别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获得美感,而且通过课文内容直接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如《怀疑与学问》一文,强调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辩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在课前面的“说明”中进行学法介绍。如第三册语文书“说明”指出,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学习课文最精彩之处,通过动手动口来应用课文中学到的东西,通过联想、比较等进行扩展阅读。 3.在单元提示中,找出本单元的学法要求。每个单元文体、结构不同构成不同的学习要求,因此学法不同。如第三册第四单元针对如何欣赏与评论诗歌作品提出学法要求是:学习这些诗歌,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其中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挚感情,注意诗中运用的比方、拟人、象征等表达方法,揣摩诗歌表达形象、含蓄、精练的语言。 学法渗透遍及整个语文教材之中的各个环节和组成部分,渗透的内容涉及听说读写各个方面。 二、传授规律,注重运用,举一反三 老师在提高认识,明确学法项目的分布情况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