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护理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策略

护理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策略_第1页
1/4
护理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策略_第2页
2/4
护理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策略_第3页
3/4
护理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策略由于职业的特别性,护士常常面对各种危险因素的威胁,造成护士身心两方面不同程度的损害。作为一名护士应充分认识工作中的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性,将职业危害降低到最低点,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理。1、危害因素1.1 生物因素主要是细菌、病毒的危害。护士每天接触不同病种的病人,有些是传染病人,尤其是一些埋伏期传染病人和细菌、病毒携带者是危险的传染源。护士每天暴露在危险因素中,很容易在医疗活动中感染细菌或病毒,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1.2 化学因素护士常常接触化学消毒剂,而这些对人体的损害是缓慢的,因而容易被忽视,如长期吸入混有较高浓度戊二醛的空气或者直接接触戊二醛,容易引起眼灼伤、头痛、皮肤过敏、胸闷气短、咽喉炎及肺炎、流感样症状、手部色素沉着等症状;高浓度的甲醛可刺激黏膜,引起职业性哮喘医学|教育网搜集,急性大量接触可致肺水肿,同时能使细菌突变、致癌。各种消毒液的接、触也是职业性皮炎最常见的原因。配制某些药物时,药物可以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被人体直接吸收,如接触化疗药物可引起细胞突变、致癌及自然流产、宫外孕、子代先天性畸形等损伤。1.3 物理因素针刺损害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事故,发生率年人均 0.98 次,针刺伤不仅只限于针刺伤本身,还存在发生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0.004mL带有 HBV 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 HBV,被 HIV 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IT 的比率为 0.3%,被 HCV 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 HCV 的比率为 1.8%.1.4 社会心理因素护士不但要完成三班倒的繁重工作,还要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工作稍有不慎,易产生护患冲突。时常会碰到情绪激动,甚至有过激言行的病患,而护士还必须冷静、平和地面对,满足病患及家属的要求,巨大的压力给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2、预防对策2.1 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医院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损伤的危害性,把职业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通过培训,使广阔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职业损伤的危害性,增强防护意识医学|教育网搜集,严格遵守操作章程,仔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发生职业损伤者,及时按要求治疗并仔细做好登记上报工作,定期分析总结以往的经验,并作为质量管理的依据。2.2 转变观念,加强学习,预防社会心理损害护士首先应转变服务观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由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对待病患及家属要积极热情、关怀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护理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策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