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电子结肠镜下摘除结肠息肉的作用【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电子结肠镜下行高频电圈套法摘除结肠息肉的作用影响。 方法 将 150 例接受电子结肠镜摘除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比组,干预组在手术前和手术中给予心理和行为干预,对比组实行常规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紧张恐惧程度、术中痛苦反应均小于对比组,2 组间差异有显着性();对比组血压及心率波动较大,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着性();且术中及术后干预组的血压及心率平均值低于对比组,2 组间差异有显着性()。结论 心理和行为干预能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显着提高患者行电子结肠镜摘除结肠息肉的效果。【关键词】 结肠息肉; 电子结肠镜; 护理干预 随着护理学的进展,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医学进展,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模式。它强调的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注重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以及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以往医护人员只在手术间内以配合手术为主,忽视了患者的心理护理。而手术患者大多对手术有应激反应,若反应过于强烈,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患者的治疗方案[1]。尽管电子结肠镜检查具有很多优越性,由于电子结肠镜检查是侵入性操作,对检查的恐惧性在广阔患者的心里始终没有消退,患者在操作中会有一些应激反应。因此,我们在手术前和手术中实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轻患者在手术中出现的躯体和心理应激反应,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 选取 2025 年 1 月~2025 年 12 月结肠息肉患者 150 例,随机分为干预组 81例,男 42 例,女 39 例,平均年龄岁,其中最小 16 岁,最大 84 岁;对比组 69 例,男38 例,女 31 例,平均年龄岁,其中最小 18岁,最大 78 岁。2 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干预方法 包括术前心理干预、术中护理干预等。 术前心理干预 干预组患者在准备接受结肠镜进行息肉摘除时,因患者易产生紧张、恐惧和疑虑心理,护士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主动介绍环境、操作医生职称和技术水平,讲解手术的治疗目的、基本操作过程、手术的先进性、安全性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对息肉摘除术有所了解,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评估患者的心理持点,了解患者担忧的问题,护士给予指导和回答,使患者的紧张情绪得以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