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营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实施人性化的管理行为;在用人上要重其长,使之各尽其用,人人参加管理,激励主人翁意识。结果 护士工作热情高,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结论 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护理质量 急诊科是医院中危、急、重症最集中、抢救任务最繁重的科室。为此,建立一支稳定和高素养的急诊护理队伍,对于减少医疗纠纷,树立医院良好形象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笔者在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汲取先进管理经验并结合本院特点,制订出相应的急诊护理管理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并且提高了急诊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1 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营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减少护理人员产生不良反应的有效保证。护士长要加深对护士的了解,善于团结不同个性的护士,在用人时应当只重其长,使之各尽其用。如由爱好学习、专业技术熟练的护士负责科内业务学习;善于讲课、带教学生的护士负责实习护生的带教;工作仔细负责、无菌观念强的护士负责抢救仪器、药品的管理,并负责科内消毒隔离管理工作;有经济头脑、做事细心的护士负责科室经济、财物的管理;还根据新护士工作热情高的特点,安排她们参加各种技能竞赛;而对有成就需要的护士,护士长则为其积极制造条件,如提供培训、进修、参观等学习机会,让其在工作中负有一定责任,承担一定风险,并适当授权。其次,护士长又根据护士的特点、能力、需求,合理安排工作和班次,做到优化组合,使人员的资历、能力与其所担任的工作职务相适应,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样使每位工作人员均负责一项工作,给她们一份权力,人人参加管理,每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通过工作中的及时授权,增加了每位护士的参加意识与主人翁意识,护士长重视和培育护士们的管理能力,鼓舞她们大胆工作,激励护士的积极性,起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目的,提高了护理整体的管理水平。 实施人性化的管理行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级可分 5 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与被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的,是层次需要论的核心[3]。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他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