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改革须先行 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改革的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但也必将由此派生乡村工作运转困难、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困难、农村集体经济负债数额较大等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出现的问题,关键要实行积极的对策,完善有关配套改革措施。现以临邑为例,作简要论述。 一、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转变政府职能。根据“小政府、大社会”和精减、统一、效能的原则,合理确定乡镇职能、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对所辖 10 个乡镇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了机构改革。4 个中心镇设置了 4 个行政部门,即党政办公室、经济进展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科教文卫计划生育办公室,其他 6 个乡镇设置 3 个行政部门。清退乡镇聘用人员,裁减超编人员,对现有干部实行民主推举、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同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科学界定乡镇政府的职能和机构设置,切实减少行政审批,从抓生产经营,催种催收,真正转变到落实政策、行政执法、提供服务上来。 二、广开分流渠道,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对于分流人员的安置,实行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鼓舞机关干部领办创办各类示范服务基地。二是鼓舞机关干部从事个体私营经济。三是鼓舞机关干部到村和企业任职。四是鼓舞机关干部停薪留职,与机关脱钩,“下海”施展本领。 五、优化村级干部管理体制,大力进展集体经济。一是全面推行农村党支部书记星级化管理,调动农村支部书记积极性。二是深化开展了“争当‘双带模范’”活动,大力进展农村集体经济。三是努力增加村级收入。共建立支部书记示范基地 30 个,“双带”示范点 100 个,“双带”示范户 300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