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对策建议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涉及点多、面广,需要久久为功,扎实推动。第一个是发挥媒体宣传作用和舆论监督。在加强传统媒体宣传的基础上,发挥新媒体快速、广泛的传播力,强化宣传的视觉冲击力,使垃圾分类深化人心,养成习惯、成为时尚,提升垃圾分类覆盖率。针对不同人群对象,进行不同层次的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和体验活动,通过培训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公共场所等,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加率。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基地,普及“垃圾经济”概念,使居民明确“垃圾分类,回收的是资源,丢弃的是垃圾”,促进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第二个是以社区为核心加强培训教育。社区居民点是各类生活垃圾最重要的集聚地,也是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重点。对广阔居民尤其是年龄偏大、居住分散的社区居民而言,知识的匮乏和分类不当的现象最为集中。以点带面,开展不同层级的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示范企业、示范街道、示范家庭的创建活动,总结推广垃圾分类成功经验,扩大垃圾分类示范效应作用。定期组织垃圾分类沟通活动,分享垃圾分类经验、心得,展示垃圾分类成果,让居民感受到垃圾分类可以腾出空间、保护土地资源、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变废为宝的成就感。三是加强垃圾分类督导队伍建设。建议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在各社区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垃圾分类工作志愿者队伍,完善教育培训、激励促进等机制,通过志愿者的力量,引导市民积极参加垃圾分类。目前,垃圾分类依靠的主要力量是督导员,由各社区自行配备,存在稳定性差、素养参差不齐等问题,建议由区城管局统一招募一批垃圾分类的专管队伍作为督导员,可以由环卫工人组成,实行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检查考核,配齐配强专兼职督导人员。四是在学校开设垃圾分类课程。垃圾分类应从娃娃抓起,中小学生是很好的垃圾分类普及宣传员和监督员,让垃圾分类进学校、进课堂,增加专门的垃圾分类、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知识等相关内容,通过“学校+社区”影响带动成年人进行垃圾分类,达到“教育一名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良好效果,厚植垃圾分类的社会基础。五是加强物业服务企业垃圾分类管理能力。要加强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帮助他们正确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让他们了解分类、学会分类、主动分类。物业服务企业是微利行业,在开展垃圾分类过程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