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爱的翅膀 放飞爱的翅膀 “爱学生”是老师人格的灵魂。那么,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一名幼儿园的老师,如何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每一位孩子,尤其是“问题儿童”呢! 从教育实践中,我归纳总结认为,一是以平等的爱,才能“打到心灵深处”;二是以真挚的爱,才能化解顽童之愚顽;三是以真情的爱,才能抚平受伤的心灵;四是以崇高而无价的奉献精神,才能真正的爱每一个幼儿。 幼儿时期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阶段,它对塑造人格起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一个人未来的方向。在这一阶段中,老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假如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教育能够做到以人为本,以幼儿为本,孩子们一定能够欢乐地扬起他们自己希望的风帆,开始他们欢乐的人生之旅。所以我也一直在思索—实践—反思—再实践、再思索…… 目前,现代教育的进展开始寻求人文精神的支撑。“以人为本”的声音,几乎成为耳熟能详的口号。什么是“以人为本”,教育的人文本质是什么?陶行知先生曾对此作出过精辟而深刻的阐释。他说教育是“以人教人”、“真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这段论述虽然发表于上个世纪中叶,但对于我们现时代的幼儿教育还存在巨大的应用价值。那么如何做到教育的心心相应,我觉得老师应该有爱,让爱张开无形的翅膀遨游的教育这片宽阔的领域中! 一、爱是平等、接受、认可 什么是爱的平等?就是用幼儿的眼光来看问题。记得美国总统华盛顿在他的演讲词中曾经这样说过:“人,生来是平等的。”老师和孩子也应是平等的,但是,我想这只是在人格上才应该是这样的。在学识上,老师和 幼儿绝对不应该是平等的,老师永远应该站得比自己的学生高,此所谓“学高为师”。老师得有一桶水甚或是更多的水,才能够去装满孩子们所持的不同的杯。我们提倡老师要与孩子平等指的是:老师要学会蹲下来,用孩子的眼光去看问题。这样你才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切合实际地将幼儿原本所持有的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杯子装满,让他们有满足感与幸福感。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成为幼儿的合作伙伴,从幼儿的心理角度出发,与幼儿共同讨论、探究,在适当的地方给予点拨,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现在,我每天在处理班级中的事情之前与之后都不忘提醒自己:我所做的一切尊重了幼儿的权利了吗?记得有一次在玩游戏《猜拳跨步》时,为了防止活动秩序的混乱与意外,我把几个能力差的和比较顽皮的孩子留在一边让他们做裁判,这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