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教学质量评论探究 教学质量评价简单地讲就是对教学行为与结果做出价值推断和评定。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对学院教学质量的评价、对老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其中最核心、最关键、也是最敏感的评价是老师教学质量评价。老师教学质量集中体现着学校的教学质量,根本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伴随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意识的增强,高校越来越重视老师教学质量评价的讨论和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在理论上逐步加深了对老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内在规律的认识。二是在实践上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这为深化老师教学质量评价改革奠定了基础。尽管如此,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与管理理念、体制和机制的束缚,老师教学质量评价改革与人们的期望相比、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这方面的工作相比,都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尤其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之后,面对急剧壮大的高校老师队伍,老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越来越成为高校关注的焦点、管理的难点和改革的重点。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在老师教学质量评价问题上陷入两难选择的境地,不做似乎永远不可能触及到质量管理改革的“敏感”部位,教学的内涵进展似乎总是缺乏生机和活力;但做了又总是“怨声载道”,老师不满意,学院不满意,教学管理者自身也不满意。如何走出这个困境,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高校开展老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必要性 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是撬动教学质量提升的杠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要求高校“把教学作为老师考核的首要内容”,其目的就在于更好地发挥教学质量评价的杠杆作用,撬动教学质量和人才培育质量不断提升。高校开展老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有利于调动老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学质量高低最终取决于老师的教学积极性。老师假如缺乏教学积极性,在教学中不作为或敷衍塞责,潜在的教学质量就无法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质量。通过老师教学质量评价,可以有效地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不断激发老师教学工作的热情。有利于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工作。通过老师教学质量评价可以使我们更全面深化地了解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有的放矢地改革和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使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在管理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得以提升。有利于促进老师自身进展。通过老师教学质量评价可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