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创新教育 一、创新教育的提出 1921 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进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根据熊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中。熊彼特提出的创新概念主要侧重于技术层面,随着创新这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不断进展,我们可以说,一切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活动都是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应体现在各个行业,特别是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界,创新教育的缘起则要追溯到 20 世纪 20 年代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制造教育”了。陶先生说:“我们要打倒传统的教育,同时要提倡制造的教育……所以我们主张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制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提出要培育能够“向着制造之路”迈进的“制造之人”。……而创新教育可以说是“制造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进展和升华。创新教育是一个通过认识和掌握创新的规律和特点,并将其运用到人才培育中去的过程,也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育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进展他们的使学生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进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它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已从对教育的功利追求深化到对生命质量的真切关怀。创新教育坚持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凶而必须根据人进展的需要来进行。 创新教育注重对学生创新基础、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育。它使大学生在校学到的不仅仅是经验性、知识性和技能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制造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教育是高校素养教育的核心,它不仅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智能,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要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进展学生的制造潜能。在此过程中,首先要提高老师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创新了的教育技术又是创新教育富的教学资源,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开展学科教学实验。教育技术在创新教育中的应用,可使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既调动学生参加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制造性,又强调培育学生在思想品德、智力、技能技巧等方面全面进展,使教学过程更先进、更科学、更完善,更有利于对创新人才的培育。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