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危险源控制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安全生产的成效决定着企业的绩效。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可以让企业员工免受损害,给企业带来信誉和效益。在众多行业的生产经营中,因为不重视安全工作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不胜枚举:轮船触礁沉没、瓦斯爆炸地下透水、工程塌方山体滑坡、脚手架倒塌塔基失稳、高空坠落和触电等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一件件让人触目惊心的现实,给我们的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我们有责任做好安全工作,不能再让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加强危险源的有效监控,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是一项事前控制,是一种低成本的预防管理方式。在生产中从下述方面进行安全控制,可以避开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一、危险源的辩识防止事故的发生的第一步是,辩识和确认施工生产中的危险源。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最常见的危险源有:施工生产用电、爆破器材管理与使用、特种设备作业现场、有毒有害气体、高空作业、滑坡、塌方、重点防火区域等。只有对危险源进行准确的识别,才能针对每一个危险源制定出一套严密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通过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的有效落实,对危险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二、安全报告对已辩识和评价的危险源拟定安全报告,详细说明危险源的情况,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危险因素以及前提条件,安全操作和预防失误的控制措施,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的发生的可能性、后果及处理措施。控制措施包括化学品的选择,设施的设计、建造、运转、维修、以及有策略,有方案的检查;包括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对人员的培训与指导,设备的安全性能,职责的分工与确定,以及有效工作时间和临时用工的管理等。另外,还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三、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是危险源控制系统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目的是抑制和减少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危害。因此,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提出详尽、有用、明确和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安全管理部门要定期对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程序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和评估,必要时应当及时进行修订。四、对危险源的监控危险源的控制对象大多数时间运转在安全状态下,对危险源进行监控的主要目的是监视其在正常情况下的运转状态,对其运转趋势做一个整体评价。并根据所监控对象运转的参数记录、显示、报表等,及时为系统运转的下一时刻提前做出预防。危险源运转一般处于三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