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期限读书心得体会 读了《最后的期限》这本书之后,激发他们和整个团队的热情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障。项目不是需要全牛的人,是需要胜任的成员,能够人尽其用的成员,成员的积极主动心态,热情,责任感和团队归属感更为重要。最后的期限读书心得体会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最后的期限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最后的期限读书心得体会篇 1 一、安全和变化 01 除非感到安全,否则人们就不能去迎接变化。 02 在所有成功的工程中(以及在绝大多数其他有价值的工作中),变化都是基本的要素之一。 03 安全感的缺乏会让人们反对变化。 04 躲避风险是致命的,因为这会让你也得不到与风险同在的利益。 05 人们可能会因为来自客观世界的直接恐吓而觉得没有安全感,但是假如察觉到管理者可能滥用权力来惩处自己,他们也会觉得没有安全感。 这里说的变化,应该是指对计划的修改。之所以人们不同意轻易修改计划,是因为当上级指定要完成这个计划,而假如他们修改了这个计划,就意味着他们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来,假如成功,未必有多大的功劳,假如失败了,那么责任毫无疑问就是他们造成的。假如他们根据原定计划来执行,则功劳责任都在于计划制定者身上,与他们干系不大。人有规避损失的天性,据心理学家的结论,要有三倍的利益才能让我们同意承受一倍损失的风险,因此抗拒变化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是他们很少会想,计划仅仅只是计划而已,在现实世界中未知的因素太多,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假如不对计划进行相应的修正,很可能所谓的计划就永远只能停留在纸面上了,好一点的话,会获得一个很烂的结果。反对变化的结果不大可能会是一个好结果。一般来说,在现实世界中,管理者制定计划,然后在执行过程中考虑一线工作的人们的反馈,修正计划。但是很多时候,真正明白现实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只有在一线工作的人们,必须依赖于他们根据自身的推断来对计划的执行进行重要的修正。如何让他们做到这一点呢?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将他们可能获得的利益提高至他们可能的损失的三倍以上,另一种是承诺不因他们的修正方案失败而怪责他们。相对而言,前者成本较高,但是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让人们能过做出更好的方案来,适合对喜爱应对挑战,适合在压力下工作的人使用,而后者更适合对那些喜爱平淡,工作状态稳定的人使用。 二、负面效应 06 威胁不是提高业绩最好的方法。 07 假如分配的时间一开始就不够,不管威胁有多么吓人,工作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