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高中数学 《利用函数性质判定方程解的存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1教学课题:《利用函数性质判定方程解的存在》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识函数和方程的关系,体会函数的核心地位。 2、能利用函数的性质判定方程解的存在性。教学重点:1、体会运用函数的思想研究函数的零点和方程实数解的关系。 2、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找到判定方程在某区间内是否有解的勘根定理。教学过程:师: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什么方程么?生: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对数、指数方程等等师:我们会求所有方程的解么?生:不会。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可以求。师:当我们碰到高次方程等的时候,有没有办法判定它们是否有解呢?生:应该有吧?师:这节课我们就从函数和方程的关系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一个熟悉的方程()062 xx生:一元二次方程。根是-2 和 3。师:很好。我们令函数6)(2xxxf,则变为求方程0)(xf的解,是吗?生:是。师 : 看 看 函 数6)(2xxxf的 图 象 。 求 方 程0)(xf的 解 就 是 求 函 数6)(2xxxf的什么东西?生:就是求函数0)(xf图像与 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师:对!我们把函数)(xf与 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叫此函数的零点。 函数)(xf的零点就是方程0)(xf的解。零点有几个,方程的解就有几个。那么有几1个零点呢?生:两个。师:我们再看图象与 X 轴的两个交点(-2,0)(3,0)把 X 轴分成三个区间(2,)、(-2,3)、(,3)。当 X(-2,3)时0)(xf 如06)0(f。当 X(-2,0)(,3)时0)(xf 如014)4(f,06)4(f生:这与方程的解有何关系?师:我们把 X 轴看成一条河,X 轴上下方为河的两岸,又因为图象没有断开,也就是连续曲线,故从河的一岸到另一岸(如从0)(xf即 X 轴上方的点到0)(xf即 X 轴下方的点)必须经过什么地方?生:中间的那条河――X 轴。师:经过 X 轴说明了什么?生:函数)(xf有零点,方程0)(xf有实数解。师:非常好!那么我们从刚才例子中的0)0(f、0)4(f、0)4(f能看出方程解的大致区间吗?生:方程在(-4,0)和(0, 4)上有解。师:这种方法我们称为勘根定理。请大家看 P132 第二段的定理。(停顿一分钟)有哪些字眼比较重要呢?生:“连续”、“至少”。师:连续曲线也就是曲线中没有断开的点,为什么一定要“连续”曲线呢?如下面函数,虽然0)()(bfaf,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