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陆河外国语学校高中历史《第 22 课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3本课概述本课主要围绕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讲述了祖国统一大业。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在理论上提出了指导方针——“一国两制”。在实践上,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的可行性;在台湾问题上,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打破了几十年来的隔绝状态,促进了祖国统一的进程。“一国两制”充分考虑了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和现实,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最佳方案,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思路设计本课重点:“一国两制”方针的含义和香港的回归;难点:“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和实践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意义。课时安排:1 课时。教具准备:探究活动设计成 PPT 课件。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对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巨大历史意义。(2)掌握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发展情况,理解中国人民要求实现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认识到海峡两岸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的历史发展趋势。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和图表,引导学生探究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基本特征。(2)深入浅出,层层剖析,引导学生思维逐渐深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充分认识到“一国两制”的可行性,是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保障。(2)通过香港、澳门的成功回归,认识到这是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提高的结果,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学设计导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就写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治乱之世的更迭,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这在封建社会似乎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但在新中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党和国家着手进行了两项工作:一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巩固人民政权;一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到 1951 年,西藏的和平解放基本上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但实际情况是:香港、澳门、台湾还未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还未真正实现统一。怎样才能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呢?或者:于右任《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余光中《乡愁》小时候 长大后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