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河北省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第一分校高三地理复习:5.7 工业地域的形成(反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工业联系的形成和原因,明确工业联系的三种方式及其意义。2.掌握工业集聚与分散的优点。3.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分类。能力目标1.结合实例分析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的形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世界上许多“工业城”的形成过程,掌握其原理。德育目标1.由工业地域的形成认识我国大力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意义。2.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加强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点: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分类。教学难点:联系实例,分析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形成的过程。教学方法:1.本节主要阐述了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三部分内容,三者逐步递进,强化学生的理论联系。2.多联系实际,结合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及意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工业联系,了解工业在三方面存在的联系,并举例说明。学生读完课文后,老师可简单提问:(1)教材叙述了哪几方面存在着工业联系?(2)每种方式联系中,各有什么特点?然后,老师进行概括、归纳、鼓励学生多举事例,并加以分析。一、工业联系:具体地说,工业在以下三方面存在着紧密联系:1.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的联系:这又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各工厂分别完成某一产品的某道工序,负责前一道工序的工厂的产出成为负责下一道工序的工厂的投入。例如,上面所举布匹的生产过程,我们使用的课本、笔记本的生产过程等等。他们在生产上存在着一种直接联系,即上一道工序的“产品”,是下一道工序的“原料”。第二种情况是许多工厂某一产品生产零部件,生产零部件各厂家之间没有直接的投入—产出联系,它们分别与最终产品的组装厂家(或总厂)联系,或通过组装厂家互相取得联系。在工业生产中,通过专业化工厂的生产,同时与其他工厂进行协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专业化生产是社会分工发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专业化生产企业配备有专门技术设备、生产工艺和专业的工人、技术人员等,以增加批量生产,扩大生产规模,在专业化工厂里,工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之间衔接相当紧密,自原料或零部件的投入至产品的产出,全过程自动化连贯生产。提供这种工业生产的设备,称为生产流水线(见课本图 5.29)。可见,通过专业化工厂的生产流水线操作,加快生产速度,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