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河北省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第一分校高三地理复习:6.2 城市的区位因素知识目标1.理解聚落的概念及分类。2.了解并懂得乡村形成、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3.理解并能分析地理环境对聚落的影响。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来区别乡村的形成与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2.指导学生正确分析地理环境对聚落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城市是由乡村演变来的,应正确认识城乡之间的差别。教学重点1.村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3.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出现的地区。教学难点1.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2.世界早期城市的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分析乡村和城市形成的历史条件;运用导学法、综合分析法来讲解村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世界早期城市的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我们前面一个单元学习了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工、农业生产实际上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解决人类的吃、穿问题,人们吃的好了、穿的好了,就该考虑住的问题了。在我国北方一些农村,农民一生中有三大喜事:盖房子、娶媳妇、生孩子。可见,居住问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单元我们就来学习这一问题。6.1 聚落的形成:我们先来学习一个新概念——聚落。一、聚落的概念及分类聚落——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这个词源于德文,意即居住地。引导学生读图 6.1“不同聚落的景观”,并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居住地,得出聚落分为两大类:乡村和城市。什么是乡村、城市?让学生从课文中自己找出,并能进行比较、区别。学生活动:自己阅读课文,找出乡村、城市的概念,并进行分析、比较。教师抽查、提问:略教师强调、补充:以前我国乡村的居民几乎全是农民,所以乡村也称农村,但乡村不能称做山村,因山村只是指山区的农村。1城市是由乡村发展演变来的。一般来说,城市比乡村规模要大、人口要多。但究竟多大算做乡村,多大叫做城市呢?(学生思考、分析)(教师依据下列材料补充说明)划分城市的标准世界上不少国家以 2000 人或 5000 人以上的居民点称为城市,联合国规定的标准为 2万人。我国规定:人口大于 100 万:特大城市50 万~100 万:大城市20 万~50 万:中等城市20 万以下:小城市5000~2 万:一般叫镇或城镇国际上一般把人口在 1000 万以上的城市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