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示例——冲量和动量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动量的概念,知道动量的定义,知道动量是矢量.2、理解冲量的概念,知道冲量的定义,知道冲量是矢量.3、知道动量的变化也是矢量,知道动量的运算服从矢量运算的规则.二、能力目标1、会计算力的冲量和物体的动量.2、会正确计算一维的动量变化.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建立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教学方法:加强直观教学,组织学生观察讨论.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用具:小车、钩码、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绳、小球、挡板.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展示所要讨论的问题.2、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分析寻找物体获得的速度与作用力和作用时间的关系.教学过程1、冲量的概念设问:对于一定质量的物体,力所产生的改变物体速度的效果,与作用力 F 和力的作用时间 t 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思考,教师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实验小车在不同拉力作用下获得同一速度所用的时间不同结果:力大的作用时间短,力小的作用时间长.定量讨论:质量为 m 的静止物体,在力作用下经时间 t 将获得多大的速度 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根据运动学公式,所以,变化公式,得:结论:对一定质量的 物体,力所产生的改变物体速度的效果,是由 Ft 这个物理量决定的.在物理学中,力 F 与力的作用时间 t 的积 Ft 叫做冲量.说明:冲量是表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经历一段时间的积累的物理量,因此,力对物体有冲量作用须具备力和该力作用下的时间两个条件.换句话说,只要有力并且作用一段时间,那么该力对物体有冲量作用.可见,冲量是过程量.(1)定义式:是力 F 的作用时间.(2)冲量是矢量.① 大小:,式中的 F 必须是恒力,因此,该公式只用于求恒力的冲量.② 方向:与 F 的方向一致.③ 单位:注意:求合冲量应按矢量合成法则计算.继续讨论表达式得出动量的概念.2、动量的概念动量的定义:在物理学中,物体的质量 m 和速度 v 的乘积 mv 叫做动量,动量常用字母p 表示,即:说明:动量是描述质点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它对应着某个时刻或某一位置,是一个状态量,此为动量的瞬时性.(2)动量的单位冲量单位与动量单位相同,动量单位与力的单位不同:1kg·m/s=1N·s,1kg·m/(3)动量的相对性因为物体的运动速度 v 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所以物体的动量也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通常选取地球为参考系.(4)动量的矢量性动量是一个矢量,动量的方向与速度的...